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1917和1949年,苏联和中国先后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共同点都是用暴力剥夺富人的财产,并对富人阶级进行了精神或肉体的消灭。这使欧美富人阶级非常恐慌,为避免同样的革命在欧美重演,他们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了根源并指出了避免的方法:根源在于社会贫富差距太大,社会财富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穷人无法生存,被迫揭竿而起,拼死一战,用暴力进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从而造成整个社会极大的动荡,社会总生产力受到巨大的破坏。然而贫富差距太小又会削弱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总生产力受到损害。但是在和平生产时期,社会财富必定会逐渐向少数人手里集中,历史证明这是不可抗拒的社会规律。为避免暴力革命,应该在和平时期持续不断地把富人的部分财产让穷人参与分享。在今天的欧美,有两项方法:第一是征收高额累进税,第二是捐赠。

欲把富人的部分财产让穷人参与分享,第一项方法是征收高额累进税。根据我肤浅的学习,这是马克思于1848年共产党宣言一文中提出来的,是社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用政府作杠杆,富人多纳税,建立和完善全民的社会福利制度,而社会福利的受益者大都是穷人。第二项方法是捐赠。鼓励富人用自己的钱建立基金会,救济和帮助穷人。这不是强迫,而是富人社会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富人通过基金会把自己的钱捐给有需要的穷人,换得他们的感谢和尊敬,增加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这两种方法缩小了贫富差距,使社会稳定发展,富人、穷人共同受益。其实这符合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原意,也是自列宁开始的风靡一时的“社会主义革命”江河日下的原因。

纵观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场暴力均贫富运动,造成历史灾难,使社会生产力大受破坏,社会总财富大为下降。前有陈胜、吴广、黄巾军,后有洪秀全、毛泽东,都是用暴力均贫富的方法换取了穷人的支持,他们的政治经济主张在当时是有吸引力的,但结果是,暴力的破坏性太大,最终受害者不仅是富人,更是穷人。中国要想长期健康成长,就应学习西方合理的社会理论和经验制度,坚持持续地进行平和的均贫富运动,以此来维系社会的稳定,推进社会的发展。正如众多的小地震把能量都释放了光了,才能避免大地震的破坏。
(张又普初稿于2005年07月30日)

国内链接:http://www.hedao.vip/hedao/vip_doc/10547278.html
资料链接:
马克思:https://baike.baidu.com/item/卡尔·马克思/158728?fromtitle=马克思&fromid=161976&fr=aladdin
共产党宣言: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rx/01.htm
列宁:https://baike.baidu.com/item/列宁/30258?fr=aladdin
陈胜:https://baike.baidu.com/item/陈胜/2828?fr=aladdin
吴广:https://baike.baidu.com/item/吴广/12096?fr=aladdin
黄巾军:https://baike.baidu.com/item/黄巾军/3419287?fr=aladdin
洪秀全:https://baike.baidu.com/item/洪秀全/233873?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首都迁移

首都迁移

首都是政府所在地,是政治中心。很多国家集政治经济中心为一体,形成特大的城市。如英国伦敦,俄国莫斯科,日本东京,韩国首尔。超大城市弊病很多,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有些国家将政治经济中心分开,形成小首都。如加拿大的渥太华,美国的华盛顿。大家是否知道我所居住的美国伊利诺伊州的首府?不是经济中心芝加哥,而是地理中心春田市(SpringField)。有些国家则下定决心克服阻力,将首都从大城市迁往地理中心的小城市。如巴西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澳大利亚从悉尼迁往堪培拉;哈萨克斯坦从阿拉木图搬迁至阿斯塔纳;缅甸从仰光迁往內比都;尼日利亚从拉哥斯迁往阿布札;巴基斯坦从卡拉奇迁往伊斯兰堡。前不久韩国国会通过决议,要把首都迁离首尔,但阻力极大,估计10年都无法完成。1980年代我在日本时,日本就有很多呼声,要求把首都迁离东京。然日本太保守,至今仍是雷声小没雨点。中国的首都北京市,太大又不在地理中心,最不适合当首都。中国的地理中心在陕西南部,我曾在陕南紫阳县修过3年铁路,为它流血流汗,很有感情。陕南经济不发达,但具有极好的自然环境,是大有前途的可开发处女地。我建议把中国的首都迁往紫阳县,即有益于北京市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又能发展中部地区落后的经济。然而中国比日本还保守,即使我的建议喊得声嘶力竭,相信也只会被当做一个精神病患者。
(张又普初稿于2005年4月30日)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智力游戏皇冠上的明珠——围棋

智力游戏皇冠上的明珠——围棋

 

2004年秋天,本人应邀为本地两所中文学校教授围棋,为鼓励孩子们学习围棋,写了此文,发表在两所学校的网站上。后又投稿于北美地区最早最大的中文网站华夏文摘上,有幸通过了编辑们的审稿,于2004年9月5日被公开发表在华夏快递上(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7643)。

 

家长们,您们想让孩子们成龙成凤吗?那就从学习人类智力游戏皇冠上的明珠——围棋开始吧。

 

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人类发明了许多种类的智力游戏,棋类游戏是最为复杂的。近代电子计算机出现后,许多科学家都试图用计算机来下棋,由此产生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一门分支。欲知一种棋的复杂性,通常用这种棋能下出多少种不同的棋局来衡量。例如,国际象棋(Chess)是1040,中国象棋是1090。而围棋则是10726。对于早期的计算机来说,1040是个无法操纵的巨大的天文数字。从那时开始,众多科学家发明出了许多优秀的计算方法,以减少其巨大的不同棋局的数量,并设计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国际象棋对局程序。1997年5月,电脑巨人IBM公司设计出了当时最高水平的国际象棋对局程序DeepBlue,用一台高速并行计算机,击败了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GarryKasparov。与此同时亦有其他科学家用类似的计算原理设计了其它棋类的计算机对局程序,使世界冠军们为之胆寒。从而使所有古老的棋类游戏全都变成了计算机游戏,而不再是单属咱们人脑的游戏。但只有一项超出电子计算机能力的例外,那就是人类智力游戏皇冠上的明珠——围棋。她一花独放,鹤立鸡群,傲视群芳,毅然挺立在智慧金字塔的塔尖上,闪烁着永久的光辉。

 

据考古学发现,远在4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代,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围棋。比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都早了2000多年。围棋简单易学,变化复杂,丰富多彩,数千年来一直都是皇宫贵族上层社会的游戏,人称阳春白雪。500年前,中国势微,日本崛起,成为围棋的后起之秀,为现代围棋理论和向全世界推广围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现代所有与围棋有关的英语词汇均来源于日本语,例如“围棋”一词被翻译成“Go Game”,而不是“Weiqi Game”。围棋只有黑白两种棋子,不用汉字,易于学习和普及。在日本人的推动下,近200年来,围棋已在欧美上层社会日益普及流行。大家是否看过美国电影“A Beautiful Mind”?说的是美国数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John Nash传奇的人生,是真人真事。没看过该电影的人最好自己去租一盘DVD,回家欣赏一番。John Nash和他的好朋友全都是优秀的数学家,欧美上层社会的精英。这些聪明绝顶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爱好全都是围棋!学会围棋将会非常有益于孩子们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会对孩子们的大脑发育及其人生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电子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今天(2004年),至今没有一个人能设计出一套象样的围棋程序来与咱们人脑对抗。这不是偶然的现象。生物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结构非常复杂,计算功能仅仅是其智力功能中很简单的一小部分。电子计算机可以很好地模拟人类的计算思维过程,由于速度极快,其计算功能已大大超过了咱们人脑。因此,那些计算可以替代智慧的棋类就都输给了计算机。围棋则与其它一切棋类都不同,围棋虽然也靠计算,用计算取代人类智慧是相当困难的,在可以预计的时间里,计算机不可能在围棋领域向咱们人类挑战,围棋将成为当今世界唯一一项人类自己的智力游戏。

 

有许多学生家长对我说,围棋在美国不太普及,还是让孩子们学些普及性好的棋类。我的回答是,孩子们应该来中文学校学习咱们中国文化,学习具有中国特色的围棋,学习那些至今都不太普及的高级智力游戏。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类社会永远都是金字塔结构,非常普及的游戏都是底层游戏,而围棋则是金字塔塔尖上的高级智力游戏。虽说阳春之曲,和者必寡,但让孩子们努力去作个阳春白雪恐怕要比下里巴人好些吧。

 

家长们,您们想让孩子们成龙成凤吗?那就从学习人类智力游戏皇冠上的明珠——围棋开始吧。

 

本人身为芝加哥北郊两所中文学校围棋和国际象棋的双重老师,愿尽微薄之力为孩子们服务。同一堂课里既教围棋亦教国际象棋,可以由孩子们自由选择。本人仅仅以电子计算机博士的知识和一名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日本象棋综合爱好者的经验向大家大力推荐围棋,谨供家长们参考。所言之处只代表我个人的意见,欢迎大家批评。

 

张又普    2004年8月15日写于美国芝加哥

 

后记:2016年3月,美国Google公司开发的AlphaGo以4比1的比分击败韩国超级围棋巨星李世石,轰动全球,也震撼了我个人,没想到计算机人工智能发展的如此之快,大出意料之外。我不是计算机AI的专家,不太清楚AlphaGo的内部精细结构,不敢乱言。不过,围棋虽然也成了AI的手下败将,但它仍然优于其它棋类,仍然是智力游戏皇冠上的明珠。正像孩子虽然手握计算器,仍感需要练习心算以提高智能一样,计算机战胜围棋之所以能引起世界震动,正说明围棋是人类最好的益智游戏,大有学习的必要—-如果你想提高孩子的智能的话。

(张又普初稿于2004年8月15日)

 

国内链接:http://www.hedao.vip/hedao/vip_doc/10513535.html

资料链接:

华夏文摘:http://www.hhlink.com/link/www.cnd.org/华夏文摘

IBM公司:https://baike.baidu.com/item/ibm/9190

DeepBlue:http://www.research.ibm.com/deepblue/

Garry Kasparov:https://en.wikipedia.org/wiki/Garry_Kasparov

A Beautiful Mind:https://baike.baidu.com/item/美丽心灵/5662

John Nash:https://baike.baidu.com/item/约翰·纳什/957881

Google公司:https://baike.baidu.com/item/Google/86964

AlphaGo:https://baike.baidu.com/item/阿尔法围棋/19319610

李世石:https://baike.baidu.com/item/李世石/2980313?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历史人物熊向辉

历史人物熊向辉

1965年8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胸中自有雄兵百万》,写的是1947年胡宗南率24万大军进攻延安,毛泽东率西北野战军2万余人与之周旋,最后将其击败。该文将毛泽东捧成神仙,使当时年幼无知的我崇拜得五体投地。

1976年毛泽东死后,原西北野战军官兵纷纷发文,指出那一仗是由彭德怀指挥的,故而得胜。然而我仍半信半疑,胡宗南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最优秀的学生,能征善战、足智多谋,24万大军何以败给2万人马?

近年来我怀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了许多相关文献,才了解到,这位决定胜负的神秘人物原来是熊向辉(1919年4月12日—2005年9月9日)。1930年代中期,青年学生熊向辉思想左倾,被中共负责特务情报的董必武看中,秘密发展入党,单线联系。熊向辉毕业后,被董必武安排到胡宗南部下从军。熊向辉勤奋努力、能力过人,连连晋升,至1947年已官至胡宗南的机要秘书,胡宗南所接收和发送的命令,全都由熊向晖处理。胡宗南进攻延安时,熊向辉参与了所有军事部署,并将所有情报迅速汇报给董必武、彭德怀,使得这一仗变成了耳聋眼瞎的大象与耳聪目明的老鼠之间的战斗。1948年底,国民党中统局在河北省破获了一个中共地下组织,间接发现了熊向辉。待消息传至西安时,熊向辉已安全离开西安。熊向辉后来历任数届中共中央委员。2005年9月,熊向辉在大陆安度晚年,寿终正寝。
(张又普初稿于2004年3月5日)

资料链接:
胡宗南:https://baike.baidu.com/item/胡宗南/847514?fr=aladdin
彭德怀:https://baike.baidu.com/item/彭德怀/116102?fr=aladdin
熊向辉:https://baike.baidu.com/item/熊向晖/5744533?fromtitle=熊向辉
董必武:https://baike.baidu.com/item/董必武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大象林旺

大象林旺

1942年,杜聿明孙立人等将军率领10万中国大军进入缅甸,与日本精锐的55、56师团展开了3年浴血奋战,先败后胜,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写下了悲壮惨烈和光辉胜利的篇章。

刚入缅甸时,接情报说日军在泰国购买了30多头大象,用于在深山老林中运送军事物资。中国立即派兵偷袭,全歼日军运输队,缴获全部大象及其军用物资,打了个小小的开门红。“林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头大象。在此后3年多的血战中,这些大象翻山越岭,转战南北,为缅甸战役立下了汗马功劳。到战争结束时,伤亡惨重的大象队仅余10余头活在世上。此后又随军千里,走回昆明。每走过一个村庄时,大象们都要为当地村民表演杂技,赚些辛苦伙食费,自己养活自己。待到达昆明时,只剩下6头。3年国共战争期间又死了4头。1949年,最后两头大象随军退往台湾。台湾气候与泰国差异很大,一头大象因水土不服而腹泻去世,只剩下能够顺应环境的林旺先生自己了。1955年,两岸战事趋缓,大象在台湾也没有任何军事用途了,林旺就被转送给台北动物园。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为台北动物园增加了很多收入。2002年,林旺先生寿终正寝,享年82岁。台湾各界人士3万余人出席了林旺先生的追悼会,创下了台湾的历史纪录。
(张又普初稿于2004年2月14日)

国内链接:http://www.hedao.vip/hedao/vip_doc/10480499.html
资料链接:
杜聿明:https://baike.baidu.com/item/杜聿明/494115?fr=aladdin
孙立人:https://baike.baidu.com/item/孙立人/7276?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

2003年10月30日,中国西安市西北大学发生了一起中国学生抗议日本留学生和老师的“辱华行为”的事件。事件的导火线为2003年10月29日晚,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文化节”闭幕晚会。当时在校的日本籍老师刚田以及包括野田直树在内的三名留学生有一个表演节目,他们身穿突出男女性别的道具服装,表演一些半男半女的动作。他们在头上戴着猪、狗等动物头像,还在身上分别挂着日本国旗、中国国旗,以及红心图像。这些表演引起了中国学生们的愤怒,他们认为一是表演太下流,二是头上带有猪的头像的那位日本学生胸前挂着中国国旗,意思是侮辱中国是猪。愤怒的学生们走上街头,抗议日本留学生“辱华”。

看到网上这些报道之后,我感到自己有义务出来说几句话,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减小中日双方的理解差异。

我曾在日本工作过两年,当时工作生活压力极大,每天实际工作12小时,周末还得加班。回家后精疲力尽,吃完晚饭,洗完澡,看会儿电视作为休息,最厌烦的电视节目就是政治宣传,最喜欢的就是逗人开心的搞笑节目。电视台当然了解观众的心情,一些频道竭尽全力、哗众取宠,力争收视率高,赚些广告钱。除中国常见的相声、小品剧之外,搞笑节目还常常让演员男扮女装,做些半男半女的动作;穿上突出性别的道具做些动作,等等。在这些电视节目中长大的日本孩子早已司空见惯,普遍觉得这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很多动物在中国文化中都有贬义,如猪、狗、乌龟,然在日本文化中并无贬义,猪表示乖巧听话,好好吃饭;狗表示忠诚、机敏;乌龟表示健康长寿,等等。许多日本人甚至用这些动物作自己的名字,如猪木、犬养、龟田。我儿子属猪,1983年生,我给他买的日本儿童读物中有很多歌颂猪的故事,我常念给他听,鼓励他好好吃饭。以至于吾儿至今都认为猪是好动物。

扑克牌中的红心形状样似动物的心脏,又是红色,在日本、美国、加拿大文化中代表爱和友谊。若在AB之间画个红心,则表示A爱B,B爱A,AB友好。三名日本学生胸前分别挂着日本和中国的国旗,还有一个红心,明显是意在表现中日友好,没有任何贬义。

在中国的日本人应该学习和顺应中国的风俗文化习惯,在中国随意使用日本文化乃错误之举。如果那些与吾儿同龄的西北大学青年学生们能有机会看一看我的这篇文章的话,也许能有益于了解日本习俗,增进双方的文化交流,增进中日青年人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友谊。
(张又普初稿于2004年01月24日)

资料链接:
西北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西北大学/17821?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加拿大的森林

加拿大的森林

1994年,我生活在加拿大东部的蒙特利尔市(Montreal),那时曾利用业余时间,受雇把加拿大林业公司的一批英文资料翻译成日本语,赚点辛苦小钱,养家糊口,故而对加拿大林业状况略知一二。

科学早已探明,森林是所有陆生动物生命的基础。加拿大地广人稀,全国998万平方公里土地,90%以上的土地都是未开垦的原始大森林。若按绝对森林拥有量、人均拥有量和木材出口量来计算,加拿大都是世界第一。加拿大政府颁布有严格的森林管理法,不经许可擅自伐树是犯罪行为。政府每年都划出一小块森林为当年的伐木区,这“一小块”的木材,就足够全世界使用一年。每砍伐一棵树木,除正常纳税之外,林业公司还要向政府缴纳一笔特别伐木税。政府用这笔税款的一部分,或赞助各大学林学系的科学研究,或租、买飞机给全国的森林保育使用。每年入冬伐木季节之后,政府都会将该年的伐木区封禁,百年之内不准任何人再来伐木。次年春暖花开时,则雇佣大批临时工,在林学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前往种树。除前一年的伐木区外,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也会使森林大面积受损,那些区域也属于种树区。由于每年种树面积比伐树面积还要大,加拿大的森林始终郁郁葱葱,一片茂盛,而且越砍越多,越砍越好,万世不竭。这种资源被称之为可再生性自然资源。

加拿大政府已经向全世界发出呼吁:河流黄河化的国家和人民,为了我们这个星球的生态平衡,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幸福,请保护好你们的森林。需要用木材时,请考虑接受加拿大伸出的援手。
张又普初稿于2004年1月9日

国内链接:http://www.hedao.vip/hedao/vip_doc/10496557.html
资料链接:
蒙特利尔:https://baike.baidu.com/item/蒙特利尔/80820?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9条评论

死刑

死刑

本文初稿于2003年12月19日,2013年略加修改,今日看来有点陈旧,旧事新谈吧。

以英国为开端,至今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认为,死刑是不开化的中世纪留下来的野蛮刑法,应该废除。美国、日本则认为,今日人类并未完全从野蛮中开化出来,适当保留死刑是有必要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鄙人才疏学浅,不敢乱言,于此说三道四一番,只是图个抛砖引玉。

死刑是极端严厉的暴力处罚,并且是唯一一种具有不可逆转性的处罚,亦即,若日后发现错判,死人无法生还。因此死刑不可滥用,必须小心谨慎。美、日刑法规定,只有一级杀人罪才可判死刑,这是指,有预谋、有步骤地从事杀人活动,并且导致被害者死亡的罪行。即使死刑犯人不上诉,也要一审二审连三审,再等上若干年的冷却期,使当事人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再审一次,方可执行。美国每年处死犯人约20余人,日本为10人左右。相比之下,对于经济罪犯通常都是判处20年以下有期徒刑外加罚款。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项法律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力争与国际接轨,其中进步最大的就是刑法。然而,至今与国际差距最大的却也是刑法。今日中国刑法中可判死刑的罪名有20余种,从逮捕到处死,最快时只有几个月时间。2003年前后,中国每年处死犯人约1700余人,占世界死刑犯的70%。在20多种死刑罪中,处死经济罪犯较有争议。近年来中国的经济罪犯很多,这些人侵占人民财产不择手段,给国家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乃至朝野齐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然而法律重于感情,经济罪犯不是暴力犯,也没有暴力倾向。用极端严厉的暴力去对付非暴力人员,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华远一案,涉及金额数百亿美元,实在让人切齿痛恨。然而在主犯赖昌星外逃的情况下,十数名从犯在短短几个月内被尽数处死,使全案死无对证,反而为赖昌星在国外申请避难提供了最好的理由。从法律角度看来,此举实有过分之嫌。前不久看到国内一篇报道,数名大经济犯被判处无期徒刑,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雪冰也是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均未判死刑。我为中国这些年来的明显进步点赞。

另外,有一则统计数字,可以供阅读此文时作参考之用:
1983年,中国的“严打”,全年共处决了24,000人。
2002年,中国处决了12,000人。
2012年,中国处决了3,000人.
2013年,中国处决了2,400人,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则总共处决了778人。中国的死刑人数占世界的75.5%。
(张又普初稿于2003年12月19日)

国内链接:http://www.hedao.vip/hedao/vip_doc/10480496.html
资料链接:
赖昌星:https://baike.baidu.com/item/赖昌星/427206?fr=aladdin
王雪冰:https://baike.baidu.com/item/王雪冰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分赃协议

分赃协议

本稿完成于2003年12月06日,今日看来有点陈旧,旧事新谈吧。

1999年前,中国著名人士、远华案首犯赖昌星携巨款来到加拿大,据温哥华英文报纸报道,他大约带来了45亿美元。我对此数字深表怀疑,恐有夸张,一个白手起家的人在短短的10年里难能积聚如此巨款。中国要求“将犯人引渡并归还赃款”,加拿大派专家访华,要求与中国签订“分赃协议”:嫌犯可以引渡,但赃款应按一定比例(约20%)分成。理由:引渡嫌犯要出动警察、法官、警备交通,这些钱不应由加拿大纳税人支付,应从赃款中扣除,并且干这种风险性很高的事,理应获得合理利润。中国拒绝:这些钱全是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必须如数归还中国,不容他人分赃。话不投机,不欢而散。无利可图,加拿大没有积极性,就尽量拖延赖昌星在加拿大的停留时间,让他把手中的钱合法花完。

为了不坐监狱,赖昌星每星期都要花两万加元(12万人民币)请人监视他。如今已在加拿大花费了数千万美元。中国不肯出小钱,犯人赃款一点都要不回来,而且每年都有新的贪官、奸商携数以亿计美元,从中国出逃世界各地,享受华贵生活。这种人仅在美国就已超过4000人,颇为惊人。

其实日本的“拾金半昧”法律很有作用,倘与世界各国签署“分赃协议”,公开宣布支付20%赃款为感谢金,获取各国帮助,方可要回大头,威慑其他携款外逃者,使国家损失减到最低。
(张又普初稿于2003年12月06日)

关于“拾金半昧”这一法律的细节,请参照日本“遺失物法”(http://www.shugiin.go.jp/internet/itdb_housei.nsf/html/housei/16420060615073.htm),第三章第二十八条。中文版链接是:(http://www.docin.com/p-1452783940.html)

国内链接:http://www.hedao.vip/hedao/vip_doc/10496682.html
资料链接:
赖昌星:https://baike.baidu.com/item/赖昌星/427206?fr=aladdin
拾金半昧:http://www.hedao.vip/hedao/vip_doc/10480492.html

发表在 未分类 | 6条评论

拾金半昧

拾金半昧

1989年春,我住在日本川崎市,每天乘火车去横滨上班。我家附近有一片小森林,是饭后散步的好地方。有一天突见NHK电视台报道,有人在那片小森林里拾到一亿五千万日元现金,约合150万美元。第二天就有数百人去那里散步,没想到又有人拾到一亿日元现金!此事顿时轰动日本全国,在此后长达两星期的时间里,每天都有来自日本全国各地的上万人去那里寻宝,几乎把我们可爱的小森林踩成平地。我那时每天忙于公司工作,周末又要忙于移民加拿大的手续和英语学习。无暇寻宝,与那两亿五千万日元无缘,诚为可惜。否则,今天也用不着为五斗小米而折腰了。

那时电视上介绍了许多有关拾钱的法律知识。拾到钱后若吞为己有,属于民事犯罪,查获后会被课以罚款。若交给警方,待物归原主后,失主应将款项的5%以上,20%以下支付给拾主,以示感谢。若找不到失主,则全额返还拾主,归其所有。让我给这条法律起个名字吧,叫“拾金半昧”。现实生活中,拾金不昧似乎有违人性,拾金全昧似乎更是有违人性,相比之下,“拾金半昧”方显得堂堂正正,符合我小民心理。对于失主来说,花些小钱酬劳拾主的帮助,把大头要回来,也就应心满意足了。此法符合自然法则,似应列入法规,向全世界推广。
(张又普初稿于2003年11月29日)

关于“拾金半昧”这一法律的细节,请参照日本“遺失物法”(http://www.shugiin.go.jp/internet/itdb_housei.nsf/html/housei/16420060615073.htm),第三章第二十八条。中文版链接是:(http://www.docin.com/p-1452783940.html)

国内链接:http://www.hedao.vip/hedao/vip_doc/10480492.html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