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亡将士名单

阵亡将士名单

西方国家有一个传统,每当伤亡惨重的战争结束后,政府和民间都会下功夫调查事实真相,总结经验,还要建立一份阵亡将士名单,写出所有阵亡者的姓名、年龄、履历、家乡、部队、死亡地点和原因等详细记录。用这种方法,寄托人们的哀思,怀念阵亡者所做出的贡献与牺牲,为阵亡者歌功颂德,树碑立传。

1994年,我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Montreal)谋生,那一年,我请了一个星期假,带领全家人去纽约度假休息,途中路过著名的西点军校,停留了半天。美国陆军军官学院(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因为所在地的地名是West Point,故而常常被人简称为西点军校。西点军校有一所规模较大的军事博物馆,其中的朝鲜战争馆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进门右手有两本巨大的“阵亡将士名单”,每本都有一米多厚,共有好几万页。我随手翻了几页,没有一个人是我认识的人。

日本是西方国家之一,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下功夫编制了阵亡将士名单,存放在全国各地的军事博物馆里,民间和政府人士常常前往参拜,感谢阵亡者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这种参拜行为受到了日本大多数国民的支持,但也遭到了一些邻国的愤怒和抗议。

我没有见过中国政府编制的阵亡将士名单,只是从王康的《血肉长城》一书中看到了一些大概的数据,抄录如后:“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中国军队,在蒋介石委员长的领导之下,与日本虎狼之师共展开了22次会战、1,117次战役、38,931次战斗,整排、整连、整营、整团、整旅、整师成建制地慷慨赴死,340万热血男儿血沃沙场,214名英年将领从容殉国。其碧血常新,庇佑神州,劫灰不冷,久为国殇;其惊天地、泣鬼神之壮烈勋绩,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常昭中华而永垂不朽”。

我生长在中国大陆,自幼接受官方的正统教育:共产党八路军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使用人民战争,八年打败日本狗强盗,并从两万军队增长到120万,最终统一大陆,建立新中国。然而,我从来没有见过共产党政府出版的“阵亡将士名单”,甚至连大约阵亡人数都没有见过。抗战期间一共与日军打了几仗呢?据政府公开报道: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配合第二战区阎锡山军队作战,在115师师长林彪的指挥下,伏击日军运输队,大胜。战斗结束后,八路军战报说消灭日军800余人,据说统计方法是将死亡的日军尸体排起来,一个一个数,数字非常可靠。但是,战后日本政府的阵亡将士名单指出,平型关一战,日军阵亡167人。我们没有必要去讨论这两个数字谁对谁错的问题,更没有必要去讨论研究者个人的立场问题,这些都与历史无关。历史学研究,基本原则是:只说事实,不加评论。只要自己的研究确实符合历史事实,华丽的形容词是没有必要的,几个简单的数字就足以撼动人心。评论应该由读者完成,真金不怕火来炼,读者心中一杆秤。作者不加评论,是对读者的人格的尊重,是对读者智力水平的尊重。

战争结束之后,中共中央对平型关之战进行了调查统计反思,结论是:“过早暴露我军力量”,没有给出八路军阵亡将士名单,没有为他们树碑立传,指挥员林彪遭到非难,“不经批准,擅自打击日军”乃是他的一条罪名。1971年9月,林彪在蒙古非正常死亡。

1940年秋季的百团大战是八路军与日军之间的一场大战,八路军于1940年12月10日发表了《百团大战总结战绩》,指出,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毙伤日军20645人。当时的日军战报则说,日军合计战死467人,失踪33人,负伤251人,伤亡合计751人。战后,日本政府重新调查统计,日军死亡人数被订正为302人。战后,中共中央也进行了反思,结论是:“过早暴露我军力量”,没有给出八路军阵亡将士名单,没有为他们树碑立传,指挥员彭德怀遭到非难,“擅自发动百团大战”,是他的一项重要罪名,彭德怀后来死得很惨。

那么,二战期间,日军阵亡了多少人呢?日本的阵亡将士名单指出:318,883人死于国军之手,126,607人死于苏军之手,851人死于共产党军队之手。其中百团大战302人,平型关167人。所有死者均有姓名、年龄、履历、家乡、部队、死亡地点和原因等详细记录。

我很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们能看到大陆政府出版的“阵亡将士名单”,很希望能知道,抗战期间,国共内战期间,朝鲜战争期间,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1969年中苏武装冲突期间,1979年中越战争期间,有多少军人阵亡,很想知道他们的英名。很希望能把这些阵亡将士的名单,存放在相应的军事博物馆里,让人们能大声地念出死去者长长的名单,供有关人士参拜使用。
(张又普初稿于2019年11月5日)

后记:
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历史学家姜克实在“从中共抗日宣传谈抗战史研究应该遵循的若干原则与方法”一文中对日本的战损数据有如下的简介:
日本是近代国家,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征兵是即是国家的法律行为,所以国家对所有的军人,都留下了个人档案记录,称军籍。若军人战死,战伤,国家有赔偿,补偿的法律义务。这个义务在战败后也没有过变化。战后对遗属的年金,一直要交付到遗属死去。赔偿、补偿的根据即是军籍、户籍中的记录。因为要与年金挂钩,所以对死亡记录管理得十分严格,战时也同样,各种手续,证明文件繁多,每种都要提出十至十五份以上(靖国神社,护国神社,厚生省,各县,自治体等,都有同样文件保存)。厚生省现在管理着明治建军以来的3400万件军籍关系资料,包括每一个军人入伍、调动、军阶晋升、负伤、死亡时间、地点、创伤种类等记录。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蒙特利尔市:https://baike.baidu.com/item/蒙特利尔/80820?fr=aladdin
西点军校:https://westpoint.edu/
美国陆军军官学院:https://baike.baidu.com/item/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15208236
美国军事博物馆:https://you.ctrip.com/travels/unitedstates100047/1358451.html
朝鲜战争:https://baike.baidu.com/item/朝鲜战争/5310?fr=aladdin
平型关战役:https://baike.baidu.com/item/平型关大捷/68644?fr=aladdin
阎锡山:https://baike.baidu.com/item/阎锡山/291316?fr=aladdin
林彪:https://baike.baidu.com/item/林彪/116221?fr=aladdin
百团大战:https://baike.baidu.com/item/百团大战/13411?fr=aladdin
百团大战总结战绩:http://news.cri.cn/gb/1321/2015/12/17/661s5201461.htm
彭德怀:https://baike.baidu.com/item/彭德怀/116102?fr=aladdin
国共内战:https://baike.baidu.com/item/国共内战/3722493?fr=aladdin
中印战争: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2215238?fr=aladdin
中苏武装冲突: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苏边界冲突/3370351?fr=aladdin
中越战争:https://baike.baidu.com/item/对越自卫反击战/946798?fr=aladdin
蒋介石:https://baike.baidu.com/item/蒋介石/184548?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再谈潘汉年

再谈潘汉年

2017年12月27日,《华夏文摘》发表了我的文章“潘汉年小议”,链接是“http://hx.cnd.org/?p=148588”。这篇文章的大意是说,抗战期间,受毛泽东和周恩来委派,潘汉年代表延安政府前往南京,秘密会见汪精卫,签署日汪共三方密约,相互停战,事实上结成三方秘密军事同盟。文章发表后,收到许多不同种类的反馈,全都表示文章内容令人感到震惊和意外,他们不敢相信这一事实,也不愿意相信。甚至有人说,他们绝对不会相信这一历史事实。并且,所有人都要求我提供相关证据。

我生长在中国大陆,自幼接受官方的正统教育:共产党八路军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使用人民战争,八年打败日本狗强盗,并从两万军队增长到120万,最终统一大陆,建立新中国。抗战期间,我父亲一直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陕西省,在我与父亲共同生活的近30年期间,父亲给我讲述过许多抗战的故事,我意外地发现,与正统教育大相径庭。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我很想知道真相是什么。1985年4月至1988年3月,我在日本筑波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筑波大学图书馆巨大无比,藏书无穷,其中的东亚图书馆占了好几间房子,专门论述抗日战争的资料就有一屋子。在那三年期间,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常常利用业余休息时间,博览资料,无意中看到了潘汉年和日汪共三方密约的历史记录。然而我仅仅是个理工男,不是历史学家,看那些闲书,完全出于好奇心,就是想知道日本人是怎样评价中日战争的。我没有做读书笔记,也没有搞任何研究工作。2013年11月,我完全依靠自己的记忆力,写出了“历史人物潘汉年”的初稿,并在一些QQ群和微信群里发表,2017年12月整理改进后发表到《华夏文摘》上。受到质疑后,才注意到,我确实不记得资料的名字了。不过,读者们的质疑全都被转换成了我继续学习研究的动力,促使我了解到了下面这些知识,才产生了本文,向质疑者们提供证据。

抗战期间,拥有许多租界的国际大都会上海变成了远东地区的情报中心,日、汪、国、共,都在上海设有自己的情报点,日本情报部门的首领是岩井英一,他们的办公大楼则被人称之为“岩井公馆”。日汪共三方密谈时,岩井英一是当时日方的谈判代表之一。战争结束后,岩井英一返回日本,写了一本回忆录,名字是“回想的上海”,详细讲述了他在上海期间的情报间谍生涯。内容丰富多彩,全都是当事人的第一手资料。除了潘汉年及日汪共三方密约之外,还有两件事情我觉得值得一提,并且都是我以往所不知道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毛泽东高瞻远瞩、足智多谋,从1936年开始,就构思出了与日军合作,共同抗击国军的战略意图。

第二件事情是:抗战期间,国共合作,双方是军事同盟,周恩来常驻重庆。因此,延安政府可以通过合法和秘密手段,知道许多国军的作战计划和军事秘密。他们通过潘汉年,将这些秘密情报交付给岩井英一,再由岩井英一转交给日本军方,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岩井英一的回忆录中,对这些事实都有详细的记录和描述。作为回报,岩井英一在岩井公馆里为潘汉年设置了一个独立的办公室,并提供电台等办公用品。同时,岩井英一每个月都要发给潘汉年两千港币,作为潘汉年提供情报的费用,两千港币相当于当时香港普通工人五年的工资。

战争结束后,日本政府解密了所有战争期间的保密文件,日本国家档案馆里成百上千吨的档案资料,消耗了无数位历史学家们毕生的精力。

1941年,遠藤誉女士出生于长春市,1952年随父母返回日本,1975年获得东京都立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所博士学位,先后在千叶大学、筑波大学、帝京大学、東京福祉大学任教,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任客座教授。她是一位日本职业历史学家,通晓中文,专门研究中日关系。遠藤誉教授先后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日本国家档案馆里众多的资料,发掘出了包括“回想的上海”在内的一大批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2015年,她出版了一本书,日语原名是『毛沢東,日本軍と共謀した男』,轰动日本史学界。这本书的中文名字似乎应该翻译成“毛泽东,与日军勾结的男人”。

我很惊喜地发现,遠藤誉教授在书中所讲述的潘汉年及日汪共三方密约的历史事件,与我当年在筑波大学图书馆看到资料完全一样,似可证明吾言不虚,亦可证明她言不虚。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以上文献全都是日语资料。2016年,美国之音中文部专门采访了遠藤誉教授,并制作了一份长达41分钟的采访视频,采访过程完全使用中文,并对所有日语和英语部分添加了中文字幕或中文解说。感兴趣的读者请给我电邮,我可以用电邮把这份410MB的mp4文件发给你。我的电邮地址是:“Wahaha_us@yahoo.com”。海外读者则可以直接观看美国之音的视频,链接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uH7xn56PpA”。当然,如果哪位读者愿意搞历史研究,并且通晓日语的话,请直接阅读遠藤誉教授的书,请自己阅读并核实书中的参考资料,例如岩井英一的“回想的上海”。这就是我为读者反馈所提供的证据。欢迎大家进一步的反馈,补充、订正、反驳、责难。
(张又普初稿于2019年11月5日)

本文附有2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华夏文摘:http://www.hhlink.com/link/www.cnd.org/华夏文摘
潘汉年:https://baike.baidu.com/item/潘汉年/591734
汪精卫:https://baike.baidu.com/item/汪精卫
筑波大学:https://www.tsukuba.ac.jp/
岩井英一:https://baike.baidu.com/item/岩井英一/390663?fr=aladdin
岩井公馆:https://baike.baidu.com/item/岩井公馆/7424350?fr=aladdin
回想的上海: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9878410/
遠藤誉:https://baike.baidu.com/item/远藤誉/9649828?fr=aladdin
东京都立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首都大学东京/1744942?fromtitle=东京都立大学&fromid=6407721
千叶大学:http://www.chiba-u.ac.jp/
帝京大学:http://www.teikyo-u.ac.jp/index.html
東京福祉大学:https://www.tokyo-fukushi.ac.jp/
中国社会科学院:http://cass.cssn.cn/
上海交通大学:https://www.sjtu.edu.cn/
『毛沢東,日本軍と共謀した男』:http://yoihon.com/sc/product-273194.html
美国之音:https://baike.baidu.com/item/美国之音/22610921?fr=aladdin
周恩来:https://baike.baidu.com/item/周恩来/114814?fr=aladdin
香港:https://baike.baidu.com/item/香港/128775?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医生的职责

医生的职责

故事发生在1979年前后,地点是西安西北大学家属院。那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各项工作逐渐转向正轨。学校老一代的知识分子年老体衰,经过文革洗礼被打翻在地后,大都爬不起来了,刚刚六十出头的A教授就成了西北大学的资深教授。他年富力强,身体健康,活跃在科研和教学的第一线。他的长子与我同龄,是我的好朋友,他们家的情况,我知道很多。

西北大学有一所校内医院,规模不大,医生不多,B医生就是一位重要的主治医生。他四十多岁,年轻力壮,勤奋好学,医术高明,深受大家的尊敬与信赖。那时,中国有一股外语热,学校规定,教研人员要想进职加薪,必须接受外语考试。B医生年轻时学的是俄语,文革十年,完全荒废。文革之后,他参加了我母亲主办的日语初级课程,从零开始,努力学习日语,每当他学习有问题时,不好意思打扰我母亲,就常常来找我。记得有一天,他交给我一本日语医学书,上级让他把其中的第三章翻译成汉语,作为他进职加薪的外语成绩。对于日语入门水平的B医生来说,这实在是有点为难,他就请我出手帮助,我花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认真翻译出第三章,使我的医学知识大为长进。很多年之后,他去东京参观访问,我为他安排食宿,并为他担任日语翻译。

A教授与B医生两家互为对门近邻,由于某些邻里问题,两家人的关系不太和谐,有一点微妙。出事的那一天是一个夏季的深夜,晴空万里,月光明媚,满天星斗,一贯身体健康的A教授突然高喊心疼、胸疼、剧痛,很快就陷入了昏迷状态。A妻惊恐万状,半夜敲开对门B医生的家门,熟睡中的B医生很不愉快:“有病请去医院,我今天不是值班医生,家里不是医院,没有任何医疗设备,没有任何急救药物,我去了也没用,时间就是生命,请尽快把病人送进医院抢救”。那时的中国非常落后,整个西安市没有一辆出租汽车,医院既没有值班热线电话,也没有急救车,病人必须想办法自己去医院才能见到医生。A妻敲开了家属院库房管理员的门,借出钥匙,打开库房,借出一辆架子车。这种车是一种单轴二轮人力车,早都被淘汰了,现在的年轻人大概都没见过这种简陋的人力运输工具。家属楼没有电梯,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昏迷中的A教授抬下楼,放到车上。医院在教学区,离家属院有点距离,还没有走到医院,A教授就断气了。第二天一大早,A教授猝死的消息就传遍了家属院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对B医生见死不救,颇有指责。

很多天之后,B医生很委屈地对我说:“A教授一贯身体健康,从不去医院,医生们根本就不知道他的病历。医生又不是神仙,谁能想到他突然就去世了。上班是医生,下班就是普通老百姓,要是左邻右舍全都半夜三更来敲门,医生还活不活了?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医生有什么办法?”

A教授结婚很晚,子女幼小,长子与我同岁,幼子刚刚十几岁,父亲猝死,家庭遭到巨大打击,家中长子,压力山大,对我说:“医生这种职业,就应该8小时上班,24小时值班,救死扶伤乃是医生的基本职业道德,见死不救,实乃不仁不义不道德也”,对B医生颇多指责。

A教授不幸去世,大家都很惋惜,双方的申诉听起来都有道理,在当时那种落后的生存环境和医疗条件下,B医生应该怎样做才好呢?我困惑不解,只好把事实过程写出来,敬请列位看官评论,我的电邮是:”wahaha_us@yahoo.com”,期待着大家的反馈与指教。
(张又普初稿于2019年10月7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西北大学:http://www.nwu.edu.c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反抗的艺术

反抗的艺术

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场巨大的灾难,数以千万计的人遭到政治迫害,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平民老百姓,在血腥残暴的政治迫害之下,数百万人死于非命。遭到残暴的迫害时,被迫奋起反抗者,当然为数不少。如张志新的悲壮就义;傅雷的以死抗辱;马思聪的绝命出逃等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不过,千千万万受迫害者是难以采用这些激烈的反抗方法的,他们的反抗大抵上或是争辩、或是沉默、或是“认罪”,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反抗,给他们带来的也只能是更多的罪名、更大的灾难、更惨的结局,这样的悲剧,在文革浩劫中实在是数不胜数。那么,面对无法抗争的迫害时,有没有巧妙的抗争方法呢?本文就想給大家介绍一位,这就是我所敬重的杜伯伯。

杜运魁,1896-2001,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文革前是西北大学外语系的资深教授。当年我母亲在外语系担任日本语教学工作时,是他的青年同事。杜运魁教授不仅聪明能干,学术水平极高,而且为人忠厚善良,在工作上对自己下面的青年人颇多关照和帮助,我们全家人都很尊敬和感谢杜运魁老教授。

我从小生长于西北大学家属院,杜运魁家与我家住对门,两家门到门的距离不超过五米。他的小女儿杜棠与我姐姐同岁,两人从小是玩伴,小时候两位小姐姐在一起过家家玩时,常常拿我当她们的布娃娃使用,使我感到受宠若惊,其乐融融,终生不忘。

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时,我13岁,是我有生以来有体会的第一场政治运动。西北大学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属于“重灾区”,三分之一以上的科教人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迫害。年逾古稀的资深老教授杜运魁,当然首当其冲。我曾亲眼见到他头戴高帽子,胸前挂着大牌子,顶着烈日,在校园里游街示众,而且被一位凶狠残暴的年轻造反派打得满脸是血。我看在眼里,痛在心头,不由得死死地记住了那位打人凶手,他是西北大学毕业班学生、文革宣传队的头子。尽管这些凶手们文革后仍能心安理得、逍遥法外,但“举头三尺有神明”,恶行终会有恶报的。

在文革最疯狂的那些日子里,有一天,造反派们在一间教室里召开批斗会,批斗“反动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杜运魁。但见几位臂裹红袖章者站在台上,对着杜运魁狂呼乱叫,声嘶力竭,命令杜运魁“老实交代问题”,随之满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喧嚣,此起彼伏。杜运魁老先生则是一副茫然的、不知所措的面孔,慢条斯理地说,自己年老体衰耳背,没听清是什么问题,请发问者大声再说一次。然而再大喊数次之后,杜运魁似乎仍然听得似是而非,懵懵懂懂,乃至屡屡所答非所问,引起满场哄笑。无奈之下,批斗者只好把问题写在黑板上。但见杜老先生步履蹒跚地走近黑板,颤颤巍巍地带上自己的老花镜,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一顿一挫地缓声回答。然后,批斗者们相互交头接耳一阵,再逐次把后面的问题一条接一条地写到黑板上。如此一来,书面问答使得批斗会的气氛逐渐走了样,变得冗长疲沓,沉闷枯燥,台下的造反派们被磨得不耐烦了,大感索然无味之后,逐渐锋芒削弱,左右聊天者有之、出门溜达者有之,批斗大会最后终于开得大煞风景,草草收场。

当我听到这个故事时,忍不住捧腹大笑,对我父亲说:“杜伯伯可真厉害,弄得批斗会上的造反派一个个急得团团转呀!不过,他的耳朵真的这么糟糕吗?我常常在家门口见到他并打招呼,没有感觉到他有什么耳背呀?”

当时我父亲也和杜伯伯一样,是“牛鬼蛇神”、批斗游街的对象,整天眉头紧锁、沉默寡言,怎能也像我一样“捧腹大笑”?但他仍然意味深长地对我说:

“杜运魁这个人真是绝顶聪明!他年迈体衰,有些耳背是真的,但远没有那么严重。他这是故作聋哑,是在用疲沓战术作无声的反抗,意在耗尽对方锐气”。在批斗会的险恶场合下,也只有这种反抗方法最智慧、最有效了。他的这种反抗,合情、合理、合法,是顺应环境的最佳方法,那真是一种充满了睿智的反抗艺术!

杜运魁老教授不仅聪明绝顶,而且心胸宽广,硬是熬过了血腥的文化大革命。文革结束后,他又恢复了教授的职务,受迫害期间被扣发的工资,都被如数偿还,并且健康长寿地活到了105岁,成为西北大学著名的老寿星之一。杜伯伯可以含笑九泉了。
(张又普初稿于2019年6月5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北京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大学
西北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西北大学/17821
张志新:https://baike.baidu.com/item/张志新/1012740?fr=aladdin
傅雷:https://baike.baidu.com/item/傅雷/80945?fr=aladdin
马思聪:https://baike.baidu.com/item/马思聪/77996?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盗窃技术

盗窃技术

很多年以前,美国微软公司开发了一款实用性极好的办公室软件,取名为Office,市场占有率极高,几乎人人都在用,缺点是价钱太贵。美国有一家A公司,购买了一套Office,按规定只能给一个人使用,然而却给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办公桌前的计算机里都安装了一套,节约了大笔开支。不过,公司高层没有想到,公司员工数以千计,尽管大多数员工都热爱公司,但由于工作压力、晋级升职、人际关系等原因,总有一些人对公司心怀不满,负责安装软件的那位高级副总裁就是其中之一。他安装完软件之后,就把所有事实及证据都发送给微软公司的版权管理部门。微软公司躺赢,天上掉下馅饼来,向法院起诉A公司盗窃版权,扎扎实实让A公司赔了一大笔钱。这个案件被公布于众后,对全世界所有的公司都是一个教训。我在美国打拼了二十余载,经历过好几家不同的公司,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明文规定禁止安装使用盗版软件,禁止一切违法行为,公司的休息间的墙上都挂有一份公告,如果员工发现公司有不法行为,请向什么什么地方揭发检举。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有一家H公司经营有方,成长为一家国际大公司。H公司对外宣布自己尊重版权、重视科研,公司所有的技术都是买来的,或是自己开发的。但是,公司高层却召开了一次公司内部的国际电视会议,商量讨论怎样从美国的公司里盗窃技术,并做了具体的战略和战术的安排。这种会议是秘密的,使用的是公司内部的安全网络,所有与会者都是值得公司信赖的高层人物。H公司的技术部门制作了该电视会议的录像,交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保存。有能力接触这份录像的人,屈指可数,全都是H公司最值得信赖的核心人物。然而,不久之后,这份录像就被送到了美国政府的办公桌上,让美国政府躺赢,天上掉下馅饼来。后来中美两国发生了贸易冲突,美方指责中方盗窃美国技术,中国政府发言人义正言辞,大气凛然,矢口否认。于是,美国政府就公布了这份录像,使中国政府和H公司都很意外、尴尬、被动。

前苏联克格勃有一位B将军,被长期派驻美国,全面负责指挥和管理所有驻美克格勃间谍们的工作。B将军精明能干,成就显赫。十几年后,他期满回国,苏联已经没有了,变成了俄罗斯,他早年的部下普京成了他的上级。返回俄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B将军才意外地发现,他在美国生活的十几年期间,美国的民主、法治、平等、博爱、人权,这些西方的“精神污染”,不知不觉中“侵犯”了他的大脑中枢神经,他已经无法再返回到独裁制度下生活了。于是,B就放弃了自己的将军地位,放弃了俄国国籍,移民美国,加入了美国国籍,并出了一本书,详细讲述了克格勃的在美活动状况。美国人感到非常意外,没想到克格勃如此神通广大、精明能干,众多的高级技术秘密都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人偷走。B将军遗憾地指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偷来的大批尖端技术,被送到苏联之后,很多技术都无人理睬;有些技术则无人能看懂;有些技术受到了重视,下大功夫学习、理解,然而等到能够成功复制时,该技术已经过时了,美国人又有了新的发明创造。B将军指出:一个国家或公司,如果以盗窃技术为宗旨的话,将永远是二流水平,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脚踏实地地搞自己的科学研究,必须要持续不断地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发明创造。
(张又普初稿于2019年2月26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Office:https://baike.baidu.com/item/Microsoft%20Office/481476?fromtitle=office&fromid=6834573&fr=aladdin
美国微软公司:https://baike.baidu.com/item/微软/124767?fromtitle=微软公司&fromid=732128&fr=aladdin
普京:https://baike.baidu.com/item/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1156718?fromtitle=普京&fromid=589294&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全岛面积约327平方公里,是两江中面积最大的岛屿。1860年前后,俄罗斯通过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将原属于中国的外东北据为己有,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这两条中国的内河就变成了两国的界河。中俄两国的边界纠纷,历史悠久,错综复杂,我学术浅薄,知识贫乏,不敢乱讲,只想谈一谈黑瞎子岛的故事。1894年,俄国人在黑瞎子岛东北侧乌苏里江岸建设布拉若内船坞,又名老船坞。1911年俄国人开始在黑瞎子岛的乌苏里江口处建设第二船坞,也称新船坞。1928年初,绥远县知事派人到黑瞎子岛调查,查明岛上住有中国民户30家,苏户17家,均系捕鱼割草为生,苏联在该岛无各种设施,只是有时派兵前往巡视。1929年中东路事件时,苏联军队进占黑瞎子岛,此后开始向黑瞎子岛移民、开发建设。“绥远县”是早年间的旧县名,1929年被更名为抚远县,今为黑龙江省抚远市。

按照主航道中心线为界的国际准则,黑瞎子岛应该是中国领土,但却常年为苏联占领,构成了中苏边界纷争的一项重要内容。1929年之后,中苏双方的边界谈判经历了好几代政府,几起几落,风风雨雨,历经数十年之久。1999年12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和俄罗斯联邦总统的叶利钦签订了《关于中俄国界线东西两段的叙述议定书》,这个议定书成为中俄边界的法律文件。2001年7月,当时的中俄两国元首江泽民和叶利钦决定平分黑瞎子岛。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放弃了对黑瞎子岛东半部的主权声索,黑瞎子岛东半部永久性地归属于俄国。

按理说,黑瞎子岛应该完全属于中国,但为什么丢了一半呢?中俄双方谈判时,俄方指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移民与建设,岛上的俄国居民已经过万,已经建成了一座小型城市。中方如果想要要回黑瞎子岛,那么岛上的数万居民就要搬迁回俄国,这笔搬迁费用以及随后的安家费用应该由中方支付。还有,岛上一座小城市的不动产,是俄国居民们多年的建设成果,是他们的私人财产,应由中方出钱购买。这种经济上的要求,符合国际惯例,中方答应了。此后,中俄双方共同聘请了双方都能接受的三家独立中立的国际不动产公司,对上述费用进行估算,再取其平均值,作为中方应付的费用。这个数字出来之后,中国方面瞠目结舌,价钱太贵了,实在买不起。无奈之下,只好将俄国居民居住的东半部划分给俄国,中国只收回了尚未开发的西半部。

中俄之间的边界谈判,与日本无关,但日本与俄国之间也存在着边界纷争问题,因此,日本非常关注中俄边界的谈判,并发表了一些评论:领土问题事关国家的长远利益,不应该为一些眼前的经济难题而失去领土。如果换成日本,哪怕举债,也必定会凑足一笔钱,将领土买回来,绝不会象中国一样,金钱重于领土。
(张又普初稿于2019年2月14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黑瞎子岛(墙):https://zh.wikipedia.org/wiki/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https://baike.baidu.com/item/黑瞎子岛/1107748?fr=aladdin
瑷珲条约:https://baike.baidu.com/item/瑷珲条约/359519?fr=aladdin
中俄北京条约: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俄北京条约
中东路事件: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东路事件/4133467?fr=aladdin
江泽民:https://baike.baidu.com/item/江泽民
叶利钦:https://baike.baidu.com/item/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3645895?fromtitle=%D2%B6%C0%FB%C7%D5&fromid=305168&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私有制与公有制

私有制与公有制

我年轻的时候修过三年铁路,因此多年来一直很关注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我一直认为,像中国和日本这种人口密度很高的国家,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而像美国和加拿大这种人口密度很低的国家,则应发展小汽车之类的私人交通事业。前几年看到中国大力建设高速铁路,我持支持态度。2018年12月,我回国探亲,专门从上海乘高铁返回西安,平稳舒适,六个多小时就到了。相比当年的绿皮车,要花29个小时,深深感到,这些年中国进步了。

与国内友人交谈时,A君看到我称赞中国的高铁,非常高兴,对我说,高铁建设反映出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西方国家是私有制,搞什么民主、自由、人权,效率太低,想修高铁,只要有一户人家不肯卖地,高铁就是空话,十几年的时间都无法开工。而中国就不一样,中国是公有制,公众利益优先,高铁沿线的居民必须出让土地,政府在必要时可对“钉子户”实施强制手段进行拆迁。看看公有制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吧: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多快,没几年的时间,高铁四通八达。中国优越的公有制社会制度必定将会打败西方,雄踞世界老大地位。

看到A君的自信与自豪,激起了我的联想。1960年代,日本开始建设成田飞机场,然而土地征购工作却遭到了意外的困难,有三百多户人家宁死都不肯卖地,导致机场跑道无法向北延伸。为此,成田机场曾向法院申请强行收购的许可,理由是,公众利益大于私人利益。然而法院却驳回了他们的申请,法院指出:私人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是所有民主、法律、人权的基础。如果强行侵犯他人的私人财产,虽然可以加快工程进度,然而却会动摇整个日本的现代化社会的根基,后患无穷。如今(本文初稿于2019年1月)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仍然有一百多户人家不肯卖地,原房主早都寿终正寝了,然而他们的子孙却仍然守着祖上的百年破屋,绝不卖地。直到今日,成田机场的跑道仍然无法向北延伸。

A君自幼家境贫寒,父母双双受到政治迫害,全家人都是中国社会的“贱民”阶层。然A君聪明过人、勤奋努力,考上大学,后又成为大学职员,并兼职开公司,与大学合作,一起赚钱。经三十年打拼后,发了小财,买了房子汽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步入了中产阶级的上层,对自己的现状非常满意和自豪。我没有与A君争辩,心里说,当年的打土豪分田地,就是用公众利益侵犯了私人利益,使用暴力抢夺了富人的财产,A君的家族就是受害者之一,如此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伤害,永远载入了中国历史。什么叫“公”?,一个大家族?一个村庄?一个县?一个省?一个国家?还是皇帝的家族?中国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就是一个皇权大于私权的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在现代社会的发源地英国,一千多年以前就盛行:“财产不可公有,权利不可私有”。A君的观点不是他个人的,而是中国三千年皇权的自然延伸,是今日中国的普遍现象,这也是今日中国与世界的差异。

对私有财产产权的蔑视,导致了富人们的担忧。中国的精英阶层纷纷移民海外,以确保自家财产的安全,和子孙后代的人身安全。然而在这些移民海外的人当中,也有些人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和努力,去争取移民,他们自认为移民的理由很多,例如,要呼吸加拿大的干净空气;要让自己的子女接受美国的教育;等等等等。仍然以A君为例,他自己真心实意地热爱中国的共产主义,继续在中国发财,然而却出重金安排自己的子女移居法国,子孙后代全都不是中国人了,意欲何为?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他后来说道:“我们和中国的不同点是,社会制度不一样。我们的共同点是,我们都对自己的社会制度充满了自信”。英美为首的私有制和中国的公有制,哪个更先进一些呢?自由竞争吧,让事实来说话。
(张又普初稿于2018年12月19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成田飞机场:https://baike.baidu.com/item/成田国际机场/3406827?fr=aladdin
尼克松:https://baike.baidu.com/item/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1607683?fromtitle=尼克松&fromid=84306&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西北大学博物馆

西北大学博物馆

我的父母亲都是西北大学的教师,西北大学家属院是我生长的地方,以至于我至今都认为,西北大学是我的家乡。2018年12月我回国探亲,听友人说,西北大学新开了一个博物馆,介绍了西北大学的历史,我当然要去参观一次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地方是:西北大学的名人录。那些21世纪的新名人,我一个都没有听说过,而那些1960年代的十几位名人,全都是我所熟悉的人,都是与我在同一个家属院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都是我久仰山斗的长辈人物。其中“郁士元”这个名子尤其引起了我的深思,并导致了本文的产生。

郁士元,1900-1985,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先后在北洋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国立西北大学任教。抗日战争中的1944年,蒋介石号召全国知识青年积极从军,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44岁的郁士元响应号召,放弃大学教授的职务,要求参军、上前线杀敌立功,轰动全国,受到蒋介石的接见慰勉,被特授予少将军衔。

我父亲在西北大学上学时,郁士元是他的老师,两人交往并不深。1945年夏季,年轻单身的我父亲只身一人前往陪都重庆闯天下,有点类似于今日在北京闯天下的“北漂”。初到重庆,两眼一抹黑,一个认识人都没有,很快就陷入了困境。这时,看到报纸上说,郁士元教授访问重庆,我父亲就鼓起勇气前往郁士元下榻的旅店求援。一代名教授,面对不太了解的穷学生,当即给以了热情的帮助。那个年代没有电话,没有计算机网络,办事都靠两条腿。郁士元顶着重庆夏季的烈日,四处奔走,帮助我父亲在郊区的一所中学谋得了一份教职,使我父亲可以暂时安身。数月后,我父亲参加了国民政府在重庆举办的公费出国留学生全国统一考试,有幸中榜,从此从一个社会底层的穷小子,步入中层社会,彻底改变了我们全家几代人的命运。我很小的时候就听我父亲给我讲述过这段人生奋斗史,从此以后,每当我在家属院中见到郁士元时,都会向这位家族的恩人投以感谢和尊敬的目光,并非常关注郁士元后来的状况。

1949年,郁士元谢绝了各种邀请,没有去台湾,选择了留在西安。此后十数年,各种政治运动一场接一场,弄得郁士元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那一年我13岁,是我有记忆的第一场政治运动,终生不忘。批斗牛鬼蛇神,郁士元当然是首当其冲者,记得有一次牛鬼蛇神游街,郁士元头上戴着高帽子,胸前挂个大牌子,写着侮辱他的话,一边走,一边被迫高声咒骂着自己。有几位红卫兵走在他的两侧,象驱赶牲口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原因,一位红卫兵忽然从地上捡起一个树枝,劈头盖脸地抽打郁士元的脑袋,树枝不太粗,伴随着郁士元的惨叫,树枝劈断了,郁士元满脸是血,哆嗦着拿出手帕,捂住头上血流不止的伤口,趔趄着继续游街。那时我年幼无知,挤进路边人群观看,郁士元走过时,与我之间不超过5米,我近距离听到了红卫兵的狼吼、目睹了郁士元被残暴殴打,当时就吓得呼吸急促,心颤不止!这种血腥的场面伤害了我幼小的心灵,终生不忘。

之后不久的一天,大约是在1968年中,郁士元正在牛棚参加“学习”,“交代问题”,突然闯进几个身穿警察服装的年轻人,见面不由分说,一拳就把身材矮小的、已经68岁的郁士元打翻在地,五花大绑,押走了,把我们这些邻居们震惊得目瞪口呆。自此,郁士元杳无音信好几年,据他的家属说,抓人的人是省革委会派来的,没有任何法院的逮捕令,没有任何文件手续,家属更不知道是为什么原因,不知道关在哪里,不知道人是死是活,连问都不敢问一声,也没有地方去问。他好象是被黑社会绑架了似的,人间蒸发了。殊不知即使是黑社会绑架人,也还会给家属送一封勒索信呢!可是,唉!郁士元在狱中受了好几年的折磨之后,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地静悄悄地又回家了。没有任何法院判决书,没有任何释放证,没有任何文字证据证明他曾经坐过许多年冤狱。唯一的证据恐怕就是他枯槁的身体和死灰的面容,还有我们这些自始至终、持续多年的关注者。后来听西北大学里的小道消息说,有人告发他是国民党军统特务,与蒋介石和戴笠的关系特殊,由此他就被关进大牢,受尽侮辱与苦难,被逼问为什么潜伏大陆,上下级是谁,电报密码藏在哪里。

书写本文之前,我从网上查阅了郁士元的资料,发现网上说的当年郁士元被捕的原因,与我当年听到的小道消息不一样。有考证文章说,九一八事变后,胡乔木(后任毛泽东的秘书)曾遭北平警方追捕,遇到了危险和困难,是郁士元出面帮助和掩护了他。后来,毛与自己的秘书胡乔木翻脸,将其打入大狱,郁士元受到株连。郁士元与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我以前不知道,但我知道他其实就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善心人。我父亲这种社会底层的穷学生有困难,他大力相助;抗战期间国军抗日有困难,他大力相助;国共内战期间共产党有困难,他大力相助。他帮助过我的父亲,我们全家三代人都感谢他,写这篇文章怀念他,为他鸣冤叫屈。他帮助过国民党,国民党在报纸上公开对他表示感谢和嘉奖。他帮助过共产党,掩护和救援了共产党的高级官员,然而却被人打得满脸是血,再关进大牢,迫害得他妻死子散,家破人亡。我没有能力去深入研究他遭遇的种种迫害以及被捕入狱的真实原因,惟有把我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地记录下来,供有兴趣的读者参阅、思考。

西北大学的博物馆仅仅介绍说郁士元是西北大学的名人元老,却只字未提他在1949年之后所受到的无休止的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博物馆里介绍的1960年代的那十几位名人,全都是当时学富五车的中国社会民族精英,然而他们后来无一例外地全都受到了严重的政治迫害,被批斗,被游街,被殴打、被关押,能活过文化大革命,都是很幸运的事情了。本文所写的这些内容,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西北大学博物馆是不可能介绍这些历史事实的,我的这篇文章就算是对博物馆的一份补充资料吧。
(张又普初稿于2018年12月19日)

本文附有2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西北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西北大学/17821
郁士元:http://bbs.tianya.cn/post-no05-248043-1.shtml
西北大学博物馆:http://bwg.nwu.edu.cn/Summary/about/
北京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大学/110221?fr=aladdin
北洋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洋大学
北平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平大学
北平师范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大学:http://www.neu.edu.cn/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https://baike.baidu.com/item/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8990229?fr=aladdin
国民党军统:https://baike.baidu.com/item/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4482020?fr=aladdin
蒋介石:https://baike.baidu.com/item/蒋介石/184548?fr=aladdin
戴笠:https://baike.baidu.com/item/戴笠/9141?fr=aladdin
考证文章: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9915-621684.html
胡乔木:https://baike.baidu.com/item/胡乔木/1043092?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大学入学考试

大学入学考试

1970年8月至1973年4月,我在陕西省紫阳县修筑襄渝铁路,隶属于铁道兵2师6团(5806部队)学生4连,我们全连180余人全都是来自于西安市的学生。那时,需要提拔几位学生担任领导,头一位被提拔的人就是Z同学,他担任连副指导员,是学生干部中的最高职务,极为醒目抢眼。后来党组织发展,头一位学生党员又是Z同学。修完铁路之后分配工作,我们大家都被分到不同的工厂当工人,只有极少数人进入国家机关,头一名还是Z同学。略微与Z同学交往,就可以感到他是一位情商水平极高,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修完铁路之后,我们连队解散,大家就失去了联系。1978年3月,我考入了西北大学,攻读计算机学士学位。入校后不久,我很意外地在校园里遇见了Z同学。方才得知,1973年4月,他被分配到陕西省政府某部门担任干部,1974年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来到西北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1977年毕业时,几乎所有人都是返回原单位,他却被留校任教,专门负责管理学生们的政治思想动态。从1970年开始到我离开西北大学为止,Z同学一直都是我的直接或间接上级,他素来聪明过人,其认知能力理应在我之上,他曾经教育我说:“大学入学的推荐制度是最好的,因为进入大学的必须是人才,人才必须是公认的,而“推荐”才是体现公认的唯一方法,推荐制度下仍可能有的人才进不了大学,可是进入大学的肯定是全是人才。考试制度的效果则相反,进入大学的并非都是人才,而被公认的人才却不一定考得进大学”,言语之中大有愤愤不平之意。

前不久,我的一位好朋友Y君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讲述了他的出国奋斗状况。Y同学是共产党的高干子女,从小生长在北京的高干家属院中。工农兵学员时代,他年龄尚小,等他到了上大学的年龄,曾让他满怀希望的推荐制度被废除了,他被迫从1977年开始,连考三年,而那三年的录取率分别是:4.8%,5.1%,6.5%。Y同学落榜后,愤而移民美国,考入了一所美国的普通大学,毕业后在美国的某公司获得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其实Y同学的学习成绩并非下乘,应属于中等水平,在中国录取率为5%时,他肯定考不上,但在美国录取率为80%时,他必中无疑。在美国大学毕业后,他在社会上工作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由于是高干子女,自幼受到熏陶,他极善人际关系,自然得到公司上级的喜爱与提拔,工资收入比那些曾经的优等生都要高出一筹,成了一名被公认的人才。他曾经开导我说:“我们这些共产党干部的子女,通常学习成绩都是中游水平,那是因为我们的父母毕生奉献革命,文化水平不高的缘故。中国的考试制度的最终得益者,基本上是平民子弟,尤其是少数知识分子子弟。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时,我们基本被排除在外,故而我的前途和幸福不在中国,而在美国!”,言语之中大有愤愤不平之意。

以上通过两位朋友的真实故事,想说明一个道理: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让每一个人都有前途!隋朝时代开始的科举制度,让每个平民子弟都有了希望,只要努力学习,考上秀才、举人、进士,不分出身贵贱,都能在朝为官。文革时代的大学推荐制度,堵死了普通老百姓的进路,被推荐上的人大都是共产党的干部子女,即使也有平民子女,那不过是被用来作铺垫而已,这导致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的不满,成为社会动乱的隐患。1977年恢复高考,我们这些平民子弟有了希望,只要凭籍自己努力,就可以考上大学,但5%的录取率阻碍了大多数高干子弟的机会,而这些人中,将来可以有所作为的潜在人才也确实不在少数,这又引发了他们的不满,成为另一种社会动乱的隐患。我们都可以见到的事实是,学习成绩绝佳的人,有的往往欠缺社交能力,难以委以重任;学习成绩低劣的人,业务实力太差,无法顺应科学技术发达的21世纪;而那些成绩看来中等的人,则不少人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交能力高超,日后会成为团队工作的润滑剂,很有大用。在中国,高干子女普遍存在着一种先天性的优越感,父辈打江山、他们理应坐江山,大学的大门理应是向他们敞开的。诚然,他们当中的优秀者的确也可以在社会上出类拔萃,大多数中等水平的人则无法攀登高位,只能望洋兴叹,因为5%的大学录取率阻碍了他们的前途。他们往往把自己考不上大学的原因归结为:一是认为是邓小平恢复了高考,废除了推荐制度,罪不可恕;二是认为是5%的尖顶知识分子挡住了他们的前途,诚为可憎。他们少数人甚至极端地认为,应该复辟毛主席时代,即使再来一次反右斗争,把知识分子阶层重新打倒一次也不为过,非如此他们不能有出头之日。

美国是一个发达而又成熟的民主国家,确实为每一个公民都提供了平等的机会,不管你的出身、来历、种族、信仰是什么,只要你勤奋努力,必定可以平等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并得到基本满意的工作(例如我和Y同学这种不同层次的人),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平稳。1977年恢复高考时,十几年积累的考生蜂拥而上,竞争之惨烈乃1949年之后的之最。1980年以后各个大学逐步增加了招生名额,导致录取率年年上升,公民受教育权利逐渐均等,明显缓解了社会抱怨。现今新生一代中,类似Z同学和Y同学这种聪明睿智、然而学习中等水平的人仍然很多,祝愿他们在今后的高考中都能如愿地金榜题名。更希望今日的中国社会能平等地为每一个人提供奋斗和晋升的机会,这是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
(张又普初稿于2018年10月23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襄渝铁路:https://baike.baidu.com/item/襄渝线/7586542?fr=aladdin
西北大学:http://www.nwu.edu.cn/
工农兵学员:https://baike.baidu.com/item/工农兵学员/962465?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家庭影响

家庭影响

前不久,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历史人物陶里亚蒂”,一位网名叫“刻薄主人”的网友给我的反馈引起了我的深思,导致了本文的产生。刻薄主人是一位颇有文学才华的人,我在国内的网站上看到过他写的小说。我在文中提到,我从1963年开始关注陶里亚蒂,没想到这样一句话遭到了刻薄主人的反对。在刻薄主人看来,10岁的男孩子开始看报纸,知道陶里亚蒂,是一件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连神童都不可能做到,是“吹牛装逼”,是“虚头巴脑”,“令观者反胃和鄙视”。我这里只轻轻地问一句:真的不可能吗?

1977年,中国恢复了大学考试,那一年,中国科技大学开设了一个少年班,专门招收智力发育较早的少年。除了科大之外,其他许多大学也招收过一些年龄较小的少年入学。这些当年被称为神童的少年天才,有的人后来移民美国加拿大,其中有几个人还成了我的朋友。与这些人有了较多的了解之后,我感到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不是神仙,其聪明和才华与他人相比各有高下不同,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差异,相异之处可能仅仅是智力发育早了一点。世界上没有神仙,没有神童,没有天才,这些被人称为神童的人,其实是在家庭影响之下的童子功,仅仅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起步较早。

生物学指出,人类婴儿刚出生时,大脑只有一个基本框架,内部精细结构并没有发育好,需要在后天教育之下,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才能逐步发育成熟。童年时代学得的知识和技巧,会成为硬件结构而被固化在大脑里,终生不会忘记。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童子功。例如,童年时代学习的语言是母语,终生不会忘记。再例如日本天才少女福原爱,她的父母亲都是乒乓球运动员,在家庭影响之下,她从三岁就开始学习乒乓球,并受到了正规和良好的训练。这种训练对她的大脑发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的大脑的硬件结构就掌握了乒乓球的基本技巧。后来有人说她是乒乓天才,是父母的遗传基因好,我不同意,后天才华无法遗传,我认为世界上没有天才,只有扎实的童子功。再看看中国的围棋高手,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父亲爱下围棋,导致自己从小热爱围棋,对自己的大脑发育产生了影响。这些人后来被人称为围棋神童天才,其实并不是什么天才,还是扎实的童子功。

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就知道我父亲爱看报纸,每天早上一开门,家门口都有几份当天的报纸。看报纸是我父亲雷打不动、每天必做的事情。略微长大一些之后,我的哥哥就开始看报纸,他常常就报纸上看不懂的文章追问父亲、讨教不已。我从幼儿园时代开始就喜欢玩“看报纸”的游戏,“坐”在父亲的沙发上,“穿”上父亲的大衣服,“戴”上父亲的大帽子,手中拿一份报纸,似模似样,像个小大人似的。上小学之后,我的识字能力比别的小朋友快得多,不知不觉中,报纸就从儿童玩具变成了真正的阅读。报纸里的文章很多,不可能全看,哥哥和爸爸谈论的文章,都会激起我的兴趣涟漪,连连追问。1963年我10岁,那一年中苏论战正酣,《人民日报》经常发表长篇文章。我虽然只能看懂标题和大约的内容,但爸爸哥哥对我的口头解读,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知道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论战,苏联变成了修正主义,第一代修正主义头目是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第二代头目是赫鲁晓夫和陶里亚蒂。赫鲁晓夫是苏共总书记,成为头目,理所当然。陶里亚蒂是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意大利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他凭什么当头目呢?记得我父亲曾告诉我,他是列宁同时代的人,是当时共产主义世界里资格最老的人。

我感谢我的父母亲和哥哥姐姐,感谢我的家庭,我父亲是1945年底国民政府通过全国统一考试选拔出来的公费留美学生,后来出任西北大学地理系系主任教授。我母亲是东北人,原国立长春大学毕业,日语是母语,后来出任西北大学外语系日本语教师。是他们培植了家里读书看报的风气。我哥哥的文学功底很好,他也是10岁开始看报纸,1965年陕西省举办了中学生作文竞赛,我哥哥获得全省第一名,他的名字和文章都被发表在《陕西日报》上。是这个知识分子的家庭让我从小养成了热爱学习和每天读书看报的习惯。我以前一直以为,从10岁左右开始看报纸,把“吃饭睡觉看报”作为每天的必须,理所当然,是很平常的事情,所有的人应该大抵如此。看到刻薄主人的反馈之后,我才知道“非也”,人的正常发育过程大致相同,但起步早晚时有差异存在,以往只道此浅理人所尽知,毋庸赘言,未曾想到会有人却对此等小事错愕不已,疾呼不解,或许这是人们常有的以己度人的习惯所致?同时这又使我想到,那些有文学才华的人,小时候懵懵懂懂、成年后大器晚成,的确也是很正常、更普遍的事。谢谢刻薄主人的反馈,那些刻薄言辞似乎反倒是对我的赞誉,实不敢当,原礼奉还。我不是神童,我不是天才,我不聪明,10岁开始看报纸,来自于家庭的影响,是童子功,仅此而已。

福原爱3岁开始打乒乓球;郎朗6岁开始弹钢琴;聂卫平和柯洁5岁开始下围棋;1965年的陕西省中学生“文科状元”10岁开始看报纸;在状元的影响和帮助下,状元的弟弟也是10岁开始看报纸。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在家庭影响下,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起步较早,有的人则大器晚成。
(张又普初稿于2018年10月22日)

后记(2023年10月23日):2020年,所有发表了我的文章的国内网页全都遭到了封锁,刻薄主人先生给我的反馈原本附在我的文章的后面,也顺便一起被封锁了。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网友反馈:
网友1:张兄的聪明与见识,在我所认识的人中,无人能超越。这点毫不夸张。这在当年西北大学子弟中是共识。若科大少年班提前十年就招生,相信张兄肯定能考上。那个不相信十岁就能看报的人只能说是井底之蛙。本人差不多十岁左右也开始读报,不过是中国少年报。
网友2:很正常,我十岁开始看小说。
网友3:我十岁就把西游记全本都读了,爱看。高中就在经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作文比赛获奖无数。
网友4:好文章!人从小家庭影响是符合科学道理的。“神童”之说纯属迷信无任何科学依据!
网友5:陶里亚蒂,意大利共产党党魁。当年很出名。我也有记忆啊,报纸上常出现。关注谈不上。刻薄这都不信?当年家里给孩子订报的多啦,是不是六三年不敢肯定,我家两份,中国少年报和中国青年报。常有同学拿参考消息到班上,相互传。毛主席提笔“中国少年报”,那几个臭字叫我质疑了两句,差点挨顿打。觉得刻薄有点……,呵呵了。
网友6:书香门第,博学之人。敬仰!
网友7:您说十岁看“中苏论战”的文章,我觉得完全可能。而“人的智力水平,体能水平,是幼儿早期接触熏陶得到的”,我不敢苟同:那只是一个启蒙,有些人没有得到,后来会失去机会;但是最终能达到的水平,大多应该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

资料链接:
历史人物陶里亚蒂:http://www.sxxbl.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9127&extra=
刻薄主人的反馈:http://www.sxxbl.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1535&extra=
陶里亚蒂:https://baike.baidu.com/item/帕尔米罗·陶里亚蒂/4448175?fromtitle=陶里亚蒂&fromid=8190782&fr=aladdin
中国科技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60519?fromtitle=中国科技大学&fromid=20116490&fr=aladdin
福原爱:https://baike.baidu.com/item/福原爱/226129?fr=aladdin
伯恩斯坦:https://baike.baidu.com/item/爱德华·伯恩斯坦/3126978?fr=aladdin
考茨基:https://baike.baidu.com/item/卡尔·考茨基/5764515?fromtitle=考茨基&fromid=2104657&fr=aladdin
赫鲁晓夫:https://baike.baidu.com/item/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8676074?fromtitle=赫鲁晓夫&fromid=540046&fr=aladdin
列宁:https://baike.baidu.com/item/列宁/30258?fr=aladdin
西北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西北大学/17821?fr=aladdin
国立长春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国立长春大学/5121433?fr=aladdin
郎朗:https://baike.baidu.com/item/郎朗/302032?fr=aladdin
聂卫平:https://baike.baidu.com/item/聂卫平/664143?fr=aladdin
柯洁:https://baike.baidu.com/item/柯洁/5037756?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