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火热

水深火热

1953年,我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属于“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的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着我们去解放”、“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那时,年幼无知的我深信自己生活在人间天堂里,而且,那些响亮的革命口号曾经激动得我热血沸腾,好像长大之后,我就会成为拯救全人类的救世主。

1960年我上了小学,知识增长迅速,“浮肿”这个名词就是在那个时代听说的。浮肿是水肿病的俗称,根据今日的维基百科全书(https://zh.wikipedia.org/wiki/水肿)解释:“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主要由于血液或淋巴循环回流不畅、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低下、肾脏和内分泌调节紊乱造成;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肾疾病、营养缺乏症和妊娠后期,水肿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有明显的凹陷”。

我上小学时就知道,吃饭是一件大事,大家相互见面时的问候语不是“早上好”,而是“吃饭了吗”?那些年里,吃不饱饭是太常见的事情。在当时的西安街头上,到处都是沿街乞讨的乞丐,被我们大家称之为“要饭的”,很可怜,常常听说他们有人饿毙,尸体随即被车拉走。据史料数据统计,那几年(被后来的教科书“庄严”正名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国有三千万人被饿死,约占中国人口的5%,我就是那些没有被饿死的95%的人当中的一员。饿死人的现象大多发生在贫穷的农村,作为一名住在大城市里且不常出门的孩子,我只听得父亲给我讲述过他亲眼见到的饿死人的情景,自己却没有亲眼见到饿殍。不过,浮肿病我就见的太多了,那时,我周围的同学、老师和邻居,很多人都患上了浮肿,那是吃不饱饭,营养不良的症状。所幸的是,我躲过去了那场流行的浮肿病。每天吃饭时,我的父母亲都能设法为我弄来足够的食物,填饱我的肚子。然而,我的母亲却因营养不良而患上了严重的浮肿病,往她的小腿上按一指头,就会出现一个深深的坑,许久都恢复不过来。我的小腿却是光光的,怎么按都没有坑:“妈,你们的腿上都有坑,我怎么没有?我也想要一个坑嘛”。

那是在1961年的某一天,母亲带着我去西安市火车站办事情。火车站广场是西安市最繁华的地方之一,永远都是人声鼎沸,永远都有人排大队等着上火车。广场边上有一个巨大的宣传广告牌,很大,面积大过一间房子的外墙,那上面画着一幅宣传画: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楼、骨瘦如柴的男子,病弱不堪地趴在街头上,手里拿个破烂的饭碗,伸向路人:“给口饭吃吧”。下面有两行字:“水深火热中的台湾人民”、“台湾人民等待着我们去解放”。不过,在那幅宣传画的下面,坐着十几个人,同样也是蓬头垢面、衣衫褴楼,骨瘦如柴,同样也是手里拿个破烂的饭碗,病弱不堪地向我们说:“给口饭吃吧”。吓得我连忙躲到母亲身后,不敢正眼相看。那一天是我难忘的一天,当时我瑟瑟发抖,小小的心灵中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坐在画下面的那群“要饭的”被画到画中去了!那是为什么?长大成人后,越回忆越觉得,画里画外如此一致,不是什么巧合,而是上苍特意安排的一幕讽刺,试问着每位路人: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究竟是谁呢?下面这幅插图是我从网上下载的,有一点类似的味道,但不是我当年看到的图画。

后记:
本文草稿完稿后,给朋友圈的人传阅了一下,获得了许多反馈,其中Y先生的反馈值得一提,他愤然地说:“中国有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从来就没有饿死过人,你看,我没有被饿死,你也没有被饿死,我从没见过周围的人有谁被饿死,那些年吃不饱饭、饿死人的事都是造谣污蔑,根本就没有那回事”。

Y君与我年龄相仿,是共产党特权阶层子女,自幼生长在北京高干大院里,从不与普通市民子弟来往。改革开放后他最早移居美国,加入美国国籍,后来我们一起在美国的一家公司里工作,这才成了朋友。我们童年时代受用的教材,都是共产党特权阶层编写的,教科书里描写的幸福生活,的确都是他们自己真实的生活写照,但与我们这些穷苦人民大众无关,我们和他们不是一个层次的人。饿死了三千万人,全都是我们穷苦老百姓,共产党特权阶层,不仅没有饿死一个人,连吃不饱饭的事情都不曾发生过。
(张又普初稿于2021年8月15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台湾问题的一点讨论

台湾问题的一点讨论

2020年台湾大选,民进党蔡英文获胜,因此引发了许多口舌纷争,弄得我也想来凑个热闹,写出来与大家讨论,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第一节:关于韩国瑜

韩国瑜于1957年出生于台北县板桥镇,2020年台湾大选时,他是国民党的总统候选人,后来输给了蔡英文。

2016年,民进党的蔡英文当选为台湾总统,由于她婉转地拒绝了中共的“九二共识”,两岸关系迅速恶化,并导致中共对她进行经济制裁,其中包括停止购买台南地区的农产品。台南地区一贯是民进党的大票仓,该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好却价格不菲,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大陆停止购买后,导致这里民众收入减少,民怨升高,舆情对民进党政府不利。在这个背景下,以往默默无闻的国民党人韩国瑜,异军突起,闪亮登场。

2018年5月,韩国瑜代表国民党参选高雄市长,提出了“大家都能有钱赚”的口号,在当时的经济背景下,很有号召力,他并以15万票的巨大差距击败民进党候选人陈其迈而获胜,结束了民进党在高雄市20年的执政。一时间国民党内人心振奋,欢呼这位耀眼的新星为国民党在2016年的总统大选败北之后,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胜利。在成功当选为高雄市长之后,韩国瑜言而有信,他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访问大陆,说服大陆官员,继续购买台南的农产品,实现了他自己的竞选诺言,让台南地区的选民们有钱挣,进一步赢得了选民的好评。但是,问题来了,韩国瑜何方神圣?中共就会如此轻易地被他一举“说服”?

我相信,韩国瑜先生真的是想为台南地区人民谋福利,但我认为他去大陆对中共游说,绝非是什么成功,而实则是一种失败。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中共支付给韩国瑜先生的一种贿赂,一种公开合法而又巧妙隐形的贿赂。韩国瑜先生本人并没有从中共那里拿钱,也没有获得任何竞选经费。但是,他的选票却间接地被中共左右了。如果他在任上不听中共的摆布,只要中共一声停购令下,他的选民们的收入就会受到影响,韩国瑜先生就该下台了。他是一位聪明的人,这样的结果料定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如果这样的人当选为中华民国总统,细思极恐。

台湾是民主国家,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中共的政治经济势力很容易就能公开合法地进入台湾,他们有一套高级而又合法的行贿的方法,用来收买台湾的部分媒体和部分政客,影响台湾的民意和选情,希冀最终实现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韩国瑜的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20年6月6日,台湾高雄市的选民们投票罢免了韩国瑜高雄市长的职务。数月之后,中共政府就宣布,停止购买台南地区的凤梨。

依靠别人施舍的人,不可能获得有尊严的生活。台南民众应该从事更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生产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摆脱对大陆市场的依赖。更有前景的,是转而生产一些高科技产品,像台积电的半导体那样,面向全世界。

第二节:关于郭台铭

2020年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内呼声最高的两个人是韩国瑜和郭台铭,在最后一轮党内竞选时,郭台铭输给了韩国瑜。

郭台铭于1950年出生于台北县板桥镇。他聪颖过人,精明能干,极富商业才华,经多年打拼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创立了台湾鸿海集团,并出任董事长。郭台铭从1988年开始投资大陆,此后也在香港、欧洲、日本、印度、南美洲有所拓展。1991年6月,鸿海集团在台湾上市,2005年鸿海营收突破新台币一兆元,超越国营公司中油,成为台湾最大企业。对于这样一位优秀的企业家,我们应该向他致敬。2021年6月,郭台铭四处奔走,与台积电联手,购买了一千万剂德国BNT疫苗,捐赠给政府,帮助台湾缓解疫苗荒。对于这样一位优秀的慈善家,我们更应该向他致敬。然而,当他宣布参与总统竞选时,就令人有些不安了。这种不安,与他的上述功绩无关,而是他对中共大陆经济发展做的“巨大投资”和“杰出贡献”所致。

中共大陆是专制国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营企业。现有大量的小、微民营企业,只是些小打小闹的买卖,没有大油水,中共不放在眼里,只要他们俯首帖耳,认捐纳税就行。但是,一家民营企业一旦做大,中共必定要插手,尤其是举足轻重的民营大企业,必定会在其内设置共产党的组织,监督、制约企业的运作,可以说所有中共大陆的民营大企业,必定与中共有密切的关系,否则绝无可能做大做强,郭台铭也不会例外。这位优秀的企业家,擅长与人周旋,与中共官员们的关系处得很好,这才能使得鸿海集团旗下的富士康能顺利成为大陆上最大规模的企业之一,雇佣大陆员工竟达一百万之众。看看如今,中共大陆公开以武统威胁台湾,好战分子们更有“留岛不留人”的叫嚣,郭台铭却把自己极大比率的身家财产都投资到大陆,间接地帮助大陆增强了国力军力,虽然商人以赚钱为主,在商言商,情有可原,但这实在会让人联想起“助纣为虐”的成语典故,从而心里感到不适。

2019年4月,郭台铭宣布要竞选台湾总统,有人支持,有人反对。郭台铭虽然也拥有竞选总统的合法身份与合法权利,但与其他竞选对手有个最大的不同:他大量的私人财产都压到了大陆!只要中共愿意,一声令下,完全可以让他的亿万财产转瞬间化为乌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无论是否出于无奈,郭台铭与中共政府有着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是个不争的事实。正因如此,中共很喜爱他,很支持他竞选台湾总统,很希望他能成为台湾的总统。不过这也同时使人对他产生了相应的担忧:这样的人对台湾的忠诚度有多高?亦即,大陆和台湾这对立的双方,哪一方在他的心中分量会更重一些呢?如果他当选为台湾的总统,当大陆对台湾武统时,他会维护哪一边呢?

第三节:关于张亚中

张亚中是2020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时国民党的初选参选人之一,但在初选中不敌韩国瑜,未能获得国民党的党内提名。最近他又表示想要竞选国民党主席,希望能代表国民党竞选2024年的台湾总统。他发表了一个竞选视频,链接是:https://m.youtube.com/watch?v=DP2WGTSeyoA&feature=youtu.be

认真观看了他的竞选视频,感到他主要说了两点,一是说当今台海战云密布,原因不是由中共军机的侵犯所造成,而是因为美国和民进党视中共为敌人所致;二是说如果他能当选为国民党主席,他将会与中共签署一项和平备忘录,以确保台湾的和平。

台湾人民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是和平、民主、自由的生活。张亚中先生希望能与中共签署一项和平备忘录,以确保台湾的和平,善良的心情可以理解,他的方案很诱人,很能吸引热爱和平的人士们的选票。但我们必须指出,这个方案不是张亚中先生的发明,也没有什么新意。2008年至2015年这八年期间,是国民党的马英九出任台湾总统,那时,他曾试图与中共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但无奈中共咄咄逼人,要价太高,马英九不愿意出卖台湾利益而去接受屈辱性质的和平。中共的要价是什么?说穿了,中共最想要的是“北平模式”,就是说台湾必须放弃自由,举手投降。我这里阵前喊杀,你想要和平吗?那就投降吧,投降才能有和平,想要和平就必须要投降。马英九总统很清楚,所谓的“九二共识”和“一国两制”,不过都是举手投降前对方施舍给的甜味糕点而已。君不见1951年签订的“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和1997年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香港回归条约”,中共堂皇签约之后,旋即便弃之如弊履,取而代之的是一国一制的实质。敢问张亚中先生,是在向中共讨要这样的“和平条约”吗?张亚中先生敢签吗?台湾人民能答应吗?

第四节:敌人与朋友

在美国、在以色列、在当今世界上所有的民主国家里,轮流执政的政党,其宗旨都是为本国民众提供服务,同时他们之间又相互竞争、俨然对立,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共同一致地在维护着民主制度,因而,诸党本质上是朋友,是对手,但绝不是敌人。敌人是那些敌视、颠覆民主制度的势力,无论他们来自国家内部还是外部,都是民主政党的共同敌人。这是民主世界里的共识。

在民主社会的台湾,2016年和2020年,民进党两次击败国民党,夺得台湾的执政权,同时国民党也在积聚力量,争取民心,随时努力东山再起,这都是正常的。而不正常的是,人们见到,少数国民党人为了击败民进党,敌友不分,心存天真幻想,不惜依仗对岸中共的政治、经济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这种化敌为友、认友为敌的做法,无形中是对台湾民主社会的损害,一旦他们在国民党内得势,台湾民主制度前景堪忧。

在台湾,国民党的基础来源于1949年从大陆退来的两百万军民,随着时间的推移,今日的国民党后来者们已经演化成正统的台湾本土人,继续坚守着三民主义。民进党的基础来源于台湾本土,一直以台湾独立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两个党是今日台湾民主体制下的主要政党,虽然政见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台湾人民谋福利的党,是为了满足台湾本地人民的希望而存在的政党。由于历史原因,两党之间素有积怨,势同水火。但既然两党都把台湾民众的利益作为本党的最高利益,那么就应该认清敌友,摈弃前嫌,携手共同捍卫台湾来之不易的民主成果。

第五节:统一与独立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周傥先生的一篇文章:“民族和解的前提是中共弃恶从善”,链接是:https://yibaochina.com/?p=242575
看完之后有些感想。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出现了吞并奥地利的野心与行动。德国的口号是:德奥两国同种同源同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国家(神圣罗马帝国)。德国的行动是:大军兵临两国边界,给奥地利造成巨大的军事压力,同时收买部分奥地利人,建立奥地利纳粹党,从内部瓦解奥地利。在当时英法的绥靖政策大行其道的国际形势下,在德国一系列精巧而又野蛮的运作之下,1938年3月12日,德国成功地吞并了奥地利,使奥地利后来蒙受了巨大的苦难。

似曾相识,上述那些吞并奥地利时曾被用过的口号、行动,不幸今天又来到了台湾面前。而今摆在台湾人民面前的道路,看起来好像只有两条:统一或独立。统一有两种方法: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和共产主义统一中国。七十多年以前,“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还是时代的潮流,为人们撑起一片希望,但在今天,时过境迁,这已经是不太现实的事了。周傥先生认为民族和解的前提是中共弃恶从善,我理解并欣赏周傥先生的这个充满善意的观点,但总觉得这有一些一厢情愿。中共会“弃恶从善”吗?历史教训已经多次告诉我们,那是几无可能的事情。于是乎,所谓的统一就只剩下了一种情况:共产主义统一中国,亦即中共“统一”台湾。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对台湾来说,“统一”这个名词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投降”的代名词。台湾人民愿意吗?如果不愿意的话,还剩下什么道路呢?

中共公开宣布,不准台湾独立,为阻止台独,不惜诉诸武力。这种战争威胁,也是台湾民众必须面对和正视的问题。台湾岛位于大陆东面大约200公里,在飞机导弹高度发达的今天,200公里算不上什么地理距离,故这种威胁更具有近在咫尺的现实压迫感,这也就更需要国民党和民进党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用历史性的大智慧、大勇气来保卫和创造台湾现有的和未来的和平、民主、自由、人权。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蔡英文总统目前的施政策略和先前马英九总统的“不独不统不武”策略都是这种大智慧、大勇气的具体体现!

历史证明,和平是不可能祈求来的,例如1938年9月的慕尼黑协定,渴望和平的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了和平向希特勒大幅度地绥靖与让步,其结果是换来了一场更加巨大而又残酷的战争。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历届国民党和民进党政府也都曾多次向对岸表示,希望能签订两岸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可是最后得到的,却只是大家都见到的今天这种结果。痛定思痛,人们只能放弃对中共弃恶从善的希望,在虚幻的“统一”之外,另外寻求生存之道。这时,台湾以事实独立之道来寻求国际的承认与保护,就成为很现实的另一选择。

但是,凡事不能走极端,向中共投降的“统一”当然对台湾很危险,而无视现实的极端“台独”对台湾同样危险,二者都会直接危害到台湾人民的和平民主的生活。近年来,后者的喧嚷之声似乎理性地渐弱了,故人们更应该首先警惕的是前者,因为在台湾岛内,向对岸妥协让步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甚至主张接受中共管制的人也屡见不鲜,虽然现在台海局势不容乐观,但只要台湾主流社会一如既往地坚守原则,人们仍可以对未来寄以切实的希望。保卫台湾前途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不论哪个政党执政,都能像以色列那样,艰难困苦之时,朝野两党精诚团结,同仇敌忾,而不要前嫌未释,兄弟阋墙。中共逆自由民主的历史潮流而动,必不会得势太久,近一两年中,我们已经逐渐见到了民主国家的觉醒,以美国和日本为首,抵制中共的态势正在世界慢慢形成。台湾目前虽然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但只要鼓足勇气,拓展智慧,维持现状,持之以恒,应该可以等来世界局势的积极变化,为自己的前景开拓出新的天地。
反馈电邮:markyozhang@yahoo.com
(张又普初稿于2021年7月29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markyozhang@yahoo.com”。

资料链接:
蔡英文:https://zh.wikipedia.org/wiki/蔡英文
韩国瑜:https://zh.wikipedia.org/wiki/韓國瑜
高雄市:https://zh.wikipedia.org/wiki/高雄市
陈其迈:https://zh.wikipedia.org/wiki/陳其邁
台积电:https://zh.wikipedia.org/wiki/台灣積體電路製造
郭台铭:https://zh.wikipedia.org/wiki/郭台銘
鸿海集团:https://zh.wikipedia.org/wiki/鴻海科技集團
BNT疫苗:https://zh.wikipedia.org/wiki/辉瑞-BioNTech_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
富士康:https://baike.baidu.com/item/富士康/375801
张亚中:https://zh.wikipedia.org/wiki/张亚中
马英九:https://zh.wikipedia.org/wiki/馬英九
希特勒:https://zh.wikipedia.org/wiki/阿道夫·希特勒
慕尼黑协定:https://zh-yue.wikipedia.org/wiki/慕尼黑協定
张伯伦:https://zh.wikipedia.org/wiki/内维尔·张伯伦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精英们的脚

精英们的脚

最近(本文初稿于2021年5月),美籍华裔导演赵婷获得了2021年度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引起了网上一片轩然大波,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奧斯卡金像獎,正式名称是Academy Award of Merit,俗称为The Oscars。是每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组织与颁发的优秀电影的奖励活动,是世界电影界的最高奖励,可以类比于科学界的诺贝尔奖。2021年4月25日,在美国加州洛杉矶的杜比剧院举行了第93届颁奖大会,美籍华裔女导演赵婷凭借着《无依之地(Nomadland)》获得了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裔女性。电影事业一贯都是美国人最擅长的强项,同时也是第一代外国移民最软弱的项目。然而赵婷虽然生长于中国北京,母语是中国的普通话,却在这一项目上击败了众多的美国对手,获此殊荣,实为可贵。不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么好的事,却在网上遭到了许多来自中国的攻讦,令人错愕不已。

我们看到,当今世界上,不少国家的政府都标榜本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度”,都宣称自己是“最好的政府”,纷纷嚷嚷,莫衷一是。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客观公认的标准去判定“好”或“不好”,这个标准应该与任何具体国家都没有关系,与任何人的个人情感都没有关系,应该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我个人认为,那句俗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恰好就符合这一规律,是这一规律之下必然发生的现象。

几乎每一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一条努力奋斗的道路,都是一条积极向上的道路。在残酷而又激烈的竞争中,自然会有人强、有人弱,于是,所有的国家全都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只有少数能力很强的人才能爬上塔的上方,被人称之为是这个国家的“社会精英”。当一个人成为本国的社会精英之后,一般来说是不会停止奋斗的脚步的,仍然会积极向上,仍然会继续“人往高处走”,但哪里才是新的“高处”呢?这就又会引发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今有A和B两个国家,都自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拥有最优秀的社会制度,那么,谁更好一些呢?假如A国的精英们全都留在A国,继续努力奋斗,而B国的精英们却自愿退出B国,去到A国继续努力奋斗,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应该是不言而喻了吧?精英们都很聪明,B国的精英们不一定会说出“A比B好”这种话,这会伤害到B国民众里那些有玻璃心的人。有些时候,B国的精英们甚至会故意说些赞B反A的假话,用来蒙蔽和安抚B国里那些可能会威胁、妨害到自己的人。但是,不论B国的精英们嘴上说什么话,他们的脚是不会说谎的,是最诚实的,他们会用自己的脚来表述自己大脑里的真实想法。这种现象被中国人称之为“听其言,观其行”,被加拿大人称之为“用脚投票”,被马克思称之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都重要”。那么,A国和B国,哪个国家更好一些呢?任何人嘴上说的话都难免带有个人的情绪或感情,恐失客观公正,难以令人信服。一个国家是否先进,由这个国家的社会精英们的脚来决定,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条自然规律是颠扑不破的,社会精英们的脚永远都会自动走向更高、更好的地方。

回到一开始的话题,对于赵婷获奖之事,网上人多口杂,有褒有贬,这很正常。不过,所有人都承认,赵婷这样的人当然属于社会精英之一,她的聪明、才华、勤奋努力、和获得的成就都是举世公认的。好莱坞制片人克里斯·芬顿(Chris Fenton)指出:“中国政府应该做的是,思考一下,为什么赵婷这样的艺术家没有选择生活在‘那个世界上最好的国度’里,并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政府’的领导。”
(张又普初稿于2021年5月5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赵婷:https://baike.baidu.com/item/赵婷/22214113?fr=aladdin
奥斯卡金像奖:https://baike.baidu.com/item/奥斯卡金像奖/739020?fromtitle=奥斯卡&fromid=333665&fr=aladdin
诺贝尔奖:https://baike.baidu.com/item/诺贝尔奖/187878?fr=aladdin
无依之地:https://baike.baidu.com/item/无依之地/50656178?fr=aladdin
克里斯·芬顿:https://baike.baidu.com/item/Chris%20Fenton/19303402?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自杀?他杀?

自杀?他杀?

最近,钢琴家傅聪去世,引起网上众多的怀念文章,并多次提到了他的父亲傅雷,提到了著名的傅雷家书,提到了傅雷夫妇的惨死,但当提到傅雷的死因时,全都使用了“自杀”这一名词。由此引起了我的思考,并导致了本文的产生。

图1:傅雷遗照

汉语里有许多成语,每一个成语的身后几乎都有一个小故事,例如“老马识途”。西方也同样,例如“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当社会上发生一件新的事情时,社会上的学者们常常会就这个事件发明一个新的词汇,用以精确地描绘这种类型的事件。一开始时,大家都不清楚这个新词的意思,需要把那个小故事简短地介绍一下,久而久之就成了大家公认的新名词了,人类社会的词汇量也就因此而更加丰富了。

那么,就让我们从傅雷的故事开始吧。

傅雷(1908年4月7日至1966年9月3日),现代翻译家、文艺评论家,1928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艺术理论。1931年,傅雷回国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现南京艺术学院)。1949年之后,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及书记处书记等职。傅雷学养精深,对美术及音乐理论与欣赏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1966年8月底文革初期,傅雷遭到红卫兵抄家,受到连续四天三夜批斗,罚跪、戴高帽等各种形式的凌辱,面对如此不堪忍受的迫害和折磨,1966年9月3日,傅雷夫妇被迫离开人间,时年58岁。

1966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社会动荡。在这场运动中,许许多多的新型杀人方法被发明出来,比希特勒高明许多倍。希特勒的杀人,简单残忍,毒气和枪决。而文革期间的杀人手段非常高明,就是驱动造反派、红卫兵、乃至普通的工人、农民去参与暴力、动手杀人。那时中国有八亿人,其中直接或间接地杀过人的凶手,如若追查统计,实在为数不少。这些杀人方法,通常不太会使用毒气、枪决等残忍的直接手段,而是驱动自己的信徒们去使用毒打、折磨、迫害、精神侮辱等较为间接的手段,最终剥夺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文革之后的数十年间,海内外有许多专家学者们,顶着重重压力和阻碍,收集并整理了数以千计的文革被害者的苦难史,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王友琴教授在“中国文革受难者纪念园”里调查的真实事件,更是震惊海内外。仔细阅读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这些受害人的不同的死因和死法都衬托出了高超的杀人技巧。最为高超之处是,不少被害人死亡之后,死者家属至今都不敢对凶手追责,还要显示自己是“大度”、“向前看”。还有许多人,自己参与了杀人活动,半个多世纪之后,却毫无忏悔和罪孽感,仍然认为自己当年的暴行是“革命行动”,“地富反坏右资黑”们本来就应该死,至今提起驱使他们去杀人的人,他们还会照呼万岁如前。

1976年以前的27年里,各式各样的整人害人的政治运动一场接一场,在这些众多的政治运动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杀人方法,每种方法都导致了许多悲惨的故事。直到文化大革命,更是达到了顶峰。使用这些五花八门的残忍手段,对受害者实施精神和肉体双管齐下的折磨,让受迫害者承受的痛苦超出忍受极限,从而求死以得解脱。傅雷先生便是如此,他本是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人,一把无形的屠刀断绝了他最后的生存希望,被逼无奈,才拿起有形的绳索做了自我了断。这是“自杀”?还是“被自杀”?还是“他杀”?好像怎么说都不能准确描述,都不太符合实情。我意外地发现,在现代汉语里,竟然没有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这种特殊的死亡。事实上,傅雷之死虽不符合通常所说的“他杀”,但也不应属通常所说的“自杀”,他是“他杀”逼迫下的“自杀”,是“自杀”表象下的“他杀”!这些杀人方法太高超了,以至于现代语言文字学可能都感到词汇缺乏。然而,要清算文革的罪恶,要安抚千千万万个傅雷一样的死者的在天之灵,历史需要有一个符合实情的词汇,一个使杀人者天网之下无处遁形的词汇。

图2:文革的批斗大会

我本一理工男,全无语言文字学的功底,但我期望社会上的语言文字学家们能发明出一个新的词汇来,专门用于形容这些特殊的杀人方法及其带来的恶果,以使千万个傅雷们在九泉之下不再为“自杀”一词而感到蒙冤和含恨。
(张又普初稿于2021年1月5日)

想要索取图文并茂的PDF版的读者,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网友反馈:
(1)本文草稿完成后,先给几位好朋友内部传阅了一下,有一位网友建议,新词汇是“毛杀”。
(2)我认为应该为“文革杀”,如果“文革”为专有名词。但又觉得“毛杀”更确切。但“文革杀”也可以用于毛以后的时代又出现的类似现象。
(3)拜读大作,颇有收获,把您那句“‘他杀’逼迫下的‘自杀’”,缩写为“逼杀”,岂非不言而喻?

本文附有2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傅聪:https://baike.baidu.com/item/傅聪/125666?fr=aladdin
傅雷:https://baike.baidu.com/item/傅雷/80945?fr=aladdin
老马识途: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6168/202311/24196.html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https://baike.baidu.com/item/斯德哥尔摩综合征/8777985?fromtitle=斯德哥尔摩综合症&fromid=120673&fr=aladdin
南京艺术学院:https://www.nua.edu.cn/
芝加哥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芝加哥大学/514980?fr=aladdin
王友琴:https://baike.baidu.com/item/王友琴/4984074?fr=aladdin
中国文革受难者纪念园:http://ywang.uchicago.edu/history/
地富反坏右资黑:https://baike.baidu.com/item/黑七类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内蒙古的森林

内蒙古的森林

第一节:历史介绍

在中国北部有一块辽阔的蒙古高原,面积大约是27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是1580米。其中外蒙古是156万,内蒙古是118万平方公里。这片土地又平又高,气候恶劣,不适合农业生产,自古以来就是以畜牧业为主。与南方的农业国家中国比邻而栖,形成了双方相互友好往来、通婚、交流、竞争的复杂的历史。汉族人的农业生产比较稳定,单位面积能够养活的人口较多,而蒙古族的畜牧业则流动性较大,单位面积能够养活的人口较少。经过两千多年的竞争,农业中国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压倒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内蒙古紧靠汉人区,受汉人的控制较为严密。而北部的外蒙古则离得较远,管制松散,相对独立,是中国的藩国。1924年,苏联出兵外蒙,外蒙独立。1950年,北京政府宣布承认外蒙独立。

蒙古高原虽然地势较高,但却是一马平川,人烟稀少,一片草原。天下大雨时,草根留住了土和水,雨停后再慢慢释放水,保持水土湿润。雨水和动植物的尸体可以自然地给土地增肥。草原消耗地力较少,而且很多野草本身还能给土地增肥,由此形成了良性的自然循环,肥沃的草原几千年恒古不变。1949年大陆政府成立后,经济落后,非常贫困。毛泽东号召抓紧两项生产,一个钢铁,一个粮食。那时中国成立了几个农业生产建设兵团,从苏联进口大型农业机械,大规模地在内蒙古开荒种地。第一年收成极好,但农作物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肥力,大大超过了自然增肥的速度。到第二年时,收成就差了许多。到第三年时,土地饥贫,几乎颗粒无收,众多的农场被迫关闭。蒙古高原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丰美的草原一旦遭到破坏之后,就再也无法恢复原状了。没有植物,失去了植培,土地就失去了保墒存水的功能。一下大雨,大水夹着土壤一起流向下游,泥水俱下,水土流失。雨一停,土地干裂,原来的草地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沙粒。茫茫内蒙古大草原,历时千载,纵横千里,牧草遍野,牛羊成群,然而却不幸地逐渐向沙漠转变。强风时形成的沙尘暴,往往直接殃及华北、西北广大地区。

1966年冬季,文化大革命大串联,我哥哥带着我在北京生活了一个月,那时曾遇到过一次严重的沙尘暴。狂风卷着黄沙从内蒙古沙漠呼啸而下,整个北京市黄尘滚滚,狂风卷着沙子,让人不敢睜眼睛,打得人耳朵壳疼。记得那时北京市民们曾担忧地对我们说,这些年来,北京每年冬天都会出现这种沙尘暴,照这样下去,几十年后,北京就会变成沙漠了。

第二节:植树造林

1972年中日建交,中国放弃了对日本国的战争赔款要求,同时,日本则开始给中国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包括无偿赠送和无息、低息贷款两种,持续了四十年的经济援助,其总额远远超出了战争赔款。日本援华的工程项目很多,最值得称道的是北京地铁和在内蒙古的大规模植树造林。在历时四十多年的时间里,日本每年都要派遣大批科学技术专家来访内蒙古,由日本政府出钱,聘请当地的中国人,大规模植树造林。日本的这项巨大工程受到了中国各级政府和当地老百姓的积极支持与合作,因为这项工程的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北京,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北京的沙尘暴,防止北京的沙漠化。在沙漠上植树造林,一开始时非常艰难,几乎是种多少,死多少,剩不下几颗活树。但在日本的资金、日本的林业专家、和数以万计的中国林业工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大家逐渐总结经验,越干越好。经过四十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中国政府报道,内蒙古的森林面积已经达到了3.92亿亩,约合26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2.1%,林业用地面积、森林面积全都雄踞全国第一位。受益于这片森林,河北、山西、陕西三省的气候均大为改善,雨量增多,风沙减弱,水土流失减少,对环境的改善日益增强。

图1:2010年代的内蒙古森林

不过,中国官媒在介绍内蒙古植树造林的成就时,却从不提这是由日本人开创的巨大工程,从不提日本的经济援助,从不提日本专家们的技术指导,只强调党的领导与功劳,只强调中国老百姓的辛勤劳作。那么,我又是怎样知道这些情况的呢?1985年至1988年,我在日本筑波大学攻读计算机的博士学位。日本茨城县筑波市位于东京东北方向大约六十多公里远,是日本的科学城。除筑波大学之外,还有许多各种类型的中央研究院,其中就包括有农林省的研究院。那时,有一所私立学校办了一个中文班,我出任中文老师,教一些日本人学中文。记得有一天班里来了一位中年男子,中文说得不错,引起了我的关注。他对我说,他是农林省的林学专家,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他每年都要在内蒙古生活几个月,指导中国人植树造林,因而学得一口较为流利的中文。他是个中国通,1980年代时,他曾经走遍中国大地,考察中国各地的森林状况。他对我说,1940年代有一首中国歌曲唱到:“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然而,从1950年代开始,中国的森林资源遭到了厄运,尤其是在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里,不计其数的森林被砍伐、破坏,用去炼钢。仅仅二十来年功夫,到了1980年代时,太行山成了秃山,变成了“山高没有林”。再看东北的小兴安岭、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更是被破坏得不像样子,漫山遍野被砍伐得一片狼藉、惨不忍睹。中国有句俗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然而青山成了秃山,真的是会“没柴烧”的!

图2: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

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政府意识到森林是地球之肺,毁灭自己的森林就是毁灭自己的肺,是一种慢性的民族自杀。日本政府和日本林学专家们不失时机,率先向中国政府提出指导性意见并获采纳,中国开始颁布森林保护法,运用法律手段封山育林。同时,中国接受了日本政府的经济援助和日本林业专家的技术指导,从内蒙古开始,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植树造林,重建森林,重建自己的民族之肺。

内蒙古离日本很远,日本人为什么那么热心地出钱出力去植树造林呢?日本专家对我说,日本人真的认为改革开放的中国是好朋友,真的认为帮助中国也是帮助自己。因为监测表明,内蒙古南下的沙尘暴,横扫北京之后,跨过大海,可以到达日本的北海道。虽说眼下对北海道的危害还不严重,但从长远看,如果不立刻采取行动的话,数十年后,如果那时的沙尘暴让北京变成沙漠的话,北海道恐怕也难逃灭顶之灾。为了长远利益,日本政府必须下大力在内蒙古植树造林,也非常乐意地让这项工程的最大受益者是北京。

我自幼生长在西安市,虽少小离家,但童年时代的朋友们仍都在西安。他们对我说,近年来,西安的气候变化很大,雨量明显增多,空气中的沙尘减少,空气质量好多了。就连号称黄土高原的陕北地区,从空中看去,都出现成片的葱郁绿色了。每次得到这样的信息,我都由衷地为家乡的变化感到高兴。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一旦谈及到气候变好的原因时,有一部分朋友们回答:“感谢党的恩情,都是三峡大坝的功劳”。
(张又普初稿于2020年12月16日)

本文附有2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蒙古高原:https://baike.baidu.com/item/蒙古高原/555134?fr=aladdin
外蒙古:https://baike.baidu.com/item/外蒙古/734865?fr=aladdin
内蒙古:https://baike.baidu.com/item/内蒙古/173741?fr=aladdin
筑波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筑波大学/1994417?fr=aladdin
农林省研究院:https://baike.baidu.com/item/日本国立农业科研机构/12593979?fr=aladdin
大炼钢铁:https://baike.baidu.com/item/大炼钢铁/2273500?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中俄边界

中俄边界

今日中国的疆域大致是清朝政府时代打下来的基础。17世纪,俄国越过乌拉尔山,征服西伯利亚,开始与中国接壤,于是,双方先后签署了《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界约》,确定了两国的边界,以唐努乌梁海、北海(贝加尔湖)、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为界。下面的图1是当时的中国地图,因为形状很像秋海棠树的叶子,这份地图后来就被人称之为“秋海棠”。

图1:中国的秋海棠地图

1858年,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穆拉维约夫率军入侵黑龙江省,当时的黑龙江将军爱新觉罗亦山在刺刀下被迫签署了《中俄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然而俄军并没有就此止步,仍然步步进逼,1860年又迫使中国签署了《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与俄国,其中包括库页岛和远东最大的海港海参崴。这两处共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27个台湾岛、或2.7个日本。从此以后,中国的内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就成了两国的界河。具体的土地割让情况请参照下面的图2。

图2:1860年代的东北地图

秋海棠的西北部也不能幸免。1864年,俄罗斯出兵入侵新疆,在强大的武力面前,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将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1870年代,俄国又再次入侵新疆,于1881年强迫中国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又强占了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总共强占了中国新疆的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具体的土地割让情况请参照下面的图3。

图3:1870年代的西北地图

接着失去的土地是“唐努乌梁海”,它位于外蒙古西北,面积17万平方公里,具体位置请参照下面的图4。1911年外蒙古宣布独立,唐努乌梁海就成了中国的飞地。1919年,中国出兵收回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然而两年后的1921年,苏联借口打击残余白俄,出兵入侵,驱赶中国军队,使唐努乌梁海再次落入苏军之手。1944年苏联把唐努乌梁海改名为“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完全纳入苏联版图。与东北、西北的土地割让不同,那些土地的割让都是有条约为证的,不论那些条约是平等的还是不平等的,总算是留下了一点文字。然而唐努乌梁海的广袤土地,则没有任何条约,连不平等条约都没有,就被人强占了。

图4:唐努乌梁海地图

半个多世纪过去以后,中国政府终于在1991年签署了《中俄东段国界协定》,2001年又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承认并接受了历史上俄国对中国领土的吞并,以正式的国家外交形式,将上述总计16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永久性地割让给俄国,这里还没有计算外蒙古的1,564,116平方公里。

2017年,有一位中国民众向外交部询问唐努乌梁海的主权归属问题,外交部答复,这属于国家秘密。中国刑法第282条规定,盗窃国家秘密者,有期徒刑三至七年。这似乎就是在说,中国人无权知道中国的领土状况,否则就有触犯盗窃国家秘密罪的嫌疑。

两相对比,另一件历史事实,也有必要在此提及一下。1842年,中国的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条约,将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1860年,双方再次签约,将九龙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与清朝政府签约,租借新界地区99年,直至1997年。三处相加,总面积是1,106.34平方公里。具体细节请参照下面的图5。

图5:香港地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立政权之后,宣布不承认帝国主义列强强加在中国头上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后来又特别地宣布不承认中国与英国之间的条约,并于1997年驻军香港,收回了香港主权。那么,相形之下,在俄国枪杆子之下签订的那些条约是平等条约呢?还是不平等条约呢?
张又普初稿于2020年10月29日

本文附有5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俄国强占的土地: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gcvVvt5PM
乌拉尔山:https://baike.baidu.com/item/乌拉尔山/10402272?fr=aladdin
西伯利亚:https://baike.baidu.com/item/西伯利亚/63915?fr=aladdin
尼布楚条约:https://baike.baidu.com/item/尼布楚条约/708444?fr=aladdin
布连斯奇界约:https://baike.baidu.com/item/布连斯奇条约/1914784?fromtitle=布连斯奇界约&fromid=22800562&fr=aladdin
恰克图界约:https://baike.baidu.com/item/恰克图条约/1915029?fromtitle=恰克图界约&fromid=1518668&fr=aladdin
唐努乌梁海:https://baike.baidu.com/item/唐努乌梁海/68099?fr=aladdin
贝加尔湖:https://baike.baidu.com/item/贝加尔湖/125952?fr=aladdin
额尔古纳河:https://baike.baidu.com/item/额尔古纳河/579235?fr=aladdin
外兴安岭:https://baike.baidu.com/item/外兴安岭/1926991?fr=aladdin
尼古拉穆拉维约夫:https://baike.baidu.com/item/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1851219?fr=aladdin
新觉罗亦山:https://baike.baidu.com/item/爱新觉罗·奕山/9660703?fr=aladdin
中俄瑷珲条约:https://baike.baidu.com/item/瑷珲条约/359519?fromtitle=中俄瑷珲条约&fromid=1173227&fr=aladdin
中俄北京条约: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俄北京条约/2715857?fr=aladdin
库页岛:https://baike.baidu.com/item/库页岛/1170035?fr=aladdin
海参崴:https://baike.baidu.com/item/符拉迪沃斯托克/1413573?fromtitle=海参崴&fromid=975159&fr=aladdin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377440
中俄伊犁条约: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俄伊犁条约/1173789?fr=aladdin
中国刑法:https://duxiaofa.baidu.com/detail?searchType=statute&from=aladdin_28231&originquery=中国刑法第282条&count=1&cid=44c1d146805db411b3d1ffa09c8ef0c3_law
第282条:http://www.shaduren.com/explain/detailed-3565.html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湖广债券

湖广债券

1911年,为筹资修建湖南到广东的铁路,清朝政府向美、英、法、德四国发行了“湖广铁路债券”,借款总额650万金英镑,年息5厘,四十年到期,本息偿还的最后期限是1951年。后来,美国政府收购了英、法、德三国的债券,所以美国政府和民间散户是“湖广铁路债券”的主要持有者。1911年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随即按照国际公法的规定,宣布承认前朝政府签下的“湖广铁路债券”的继承义务,并于1938年开始向美国偿还部分利息,后因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的原因,美中两国都没有再提及这笔债务。1949年内战结束,中共军队占领大陆,并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然而这个新政府在全盘接管了原政府的一切财产之后,却对是否为前任政府留下的债务承担偿还义务,只字未提。

债券拥有人当然不愿意放弃这笔巨款,他们首先来到台湾,指出,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了这笔债务,并于1938年开始还款,他们希望中华民国政府能继续偿还债务。但当时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认为,1949年,中华民国失去了大陆的统治权,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了。湖广铁路的直接受益者是湖南省和广东省,而该两省已随大陆一起沦陷。如今的中华民国政府,暂时只能有效地统治台湾一省,唯待国民政府收复了大陆之后,才有能力如约偿还湖广债劵。

中美外交破冰之后,债券拥有人来到北京,他们向北京政府提出:北京政府实际有效地统治着大陆,是湖广铁路的受益人,并曾宣布自己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那么,根据国际公法,北京政府就应该继承所有前任政府留下来的债务。他们希望北京政府能支付这笔债务。但北京指出,这笔债务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属于不平等条约,是一笔“恶债”。钱是清朝政府欠下的,与共产党政府无关,共产党政府没有义务偿还。既然台湾承认过这笔债务的法律效力,那就让他们依法偿还吧。债券拥有人则反问道:这岂不是在说,中国有两个政府,北京政府承认台湾政府的独立性与合法性?双方的交谈唇枪舌剑,没有任何成果,债券拥有人一分钱都没有讨回来。

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后,1979年,持有“湖广铁路债券”的部分美国民众向美国阿拉巴马州联邦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索要“湖广铁路债券”欠债。法院向中国外交部长黄华发出传票,要求他到庭应讯,但中国外交部不予理会。法院缺席审判,1982年判决美国“湖广铁路债券”持有人胜诉,中国政府须赔偿原告2.2亿美元,但中国方面仍然不予理会,1984年,阿拉巴马州联邦法院再判,美国方面可强制性拍卖中国在美资产以抵债,这时中国外交部才派人前来美国应对官司,提出上诉。1986年,对中国非常友好的美国里根总统不想因这笔债务开罪北京政府,便通过美国司法部,就外国政府的法律豁免权问题,斡旋美国法院并探讨解决方案,此事后来就息旗偃鼓了。但是,据一些专家们估计,美国持有的这些债券,今日(2020年)的市值已达到数千亿美元。

欠债不还这种事情会不了了之吗?债权人会放弃自己手中的财富吗?当然不会。根据美国法律中有关国际豁免权的规定,美国法院现在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力强迫北京政府还钱,但未来将会如何,无人可以预言。可以预言的是,债权人永远都不会放弃自己的权益,一但法律条件具备,他们定会出来索偿。债权人的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笔债务将会连本带利,越积越多,乃至变成历史进路中的一丛拦路荆棘,难以逾越。

在现实生活中,借钱后按时偿还的“信用”是非常重要的,英语称之为credit。在今日的美国,没有credit的人是很难生存的。社会上不管什么人,如若欠钱不还,当时可能会沾些小便宜,然而法律却会让他失去长远利益。且看美国政府,发行国债高达数十万亿美元,各国政府争先抢购,不论是友好国家还是敌对国家,都认为美国政府债劵是最有credit的。例如在高峰时期,中国政府曾经购买了三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位列当时的世界第一。美国凭借着自己优异的信用,把全世界的财富都集中到美国,发展美国的经济与福利。而那些贪小便宜、欠钱不还、躲避担当、不讲信义的政府,当自己遇到需要贷款发展经济之时,会有人敢于解囊相助吗?苏联和中国这些国家在建政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宣布不承认前朝政府签下的“不平等”条约。那么,什么叫“不平等”呢?谁来定义这个“不平等”呢?借钱搞建设、修铁路是很常见的事,世界各国皆有所为,那么这算是平等条约?还是不平等条约?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全人类则有世界共同公认的国际公法,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这好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个人,他公然无视国法家规,一切我行我素,试问他还会有朋友吗?

我们已经看到了,湖广债劵的债权人的后代们正处于不太安静的等待之中,他们很有信心地表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未来的中国必定会出现一个遵守国际公法、尊重国际公德的政府,那时的中国政府必定会按照国际公法偿还他们的这笔债务,尽管此事不可指望速达。那么,这些债权人的希望会实现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张又普初稿于2020年10月12日

本文附有3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湖广铁路债券:https://baike.baidu.com/item/湖广铁路债券案/807257?fr=aladdin
辛亥革命:https://baike.baidu.com/item/辛亥革命/5560?fr=aladdin
黄华:https://baike.baidu.com/item/黄华/1393?fr=aladdin
里根:https://baike.baidu.com/item/罗纳德·威尔逊·里根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敢言彭德怀之二三事

敢言彭德怀之二三事

我是上小学的时侯知道的彭德怀其人。听说他是十大元帅之一,国防部部长,前志愿军总司令,是个好人。后来又听说他是个反党反毛主席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是个坏人。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当时年幼无知的我感到非常困惑。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时任红三军团总指挥,抗日战争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朝鲜战争时任志愿军总司令,开国元帅,国防部部长。

1937年8月,红军改为八路军,彭德怀任副总指挥,林彪任115师师长。1937年10月,忻口战役爆发,日军出动7万人向山西的忻口、大同、太原发动进攻。国军出动20多万大军,由阎锡山指挥,奋力抵抗。周恩来和彭德怀则前往太原,协助阎锡山指挥。林彪被他们派往山西省灵丘县平型关附近,率领115师主力部队近万人,伏击日军后方运输队,全歼日军167人,自己伤亡两千余人,还缴获了一批日本军大衣,为山西地区的抗日战争打了一个开门红,受到了国民政府的嘉奖表扬。就在全国庆祝胜利的时候,毛泽东却很不满意:这些将士都是长征过来的同志,都是最可靠的战士,是我们打江山的老本钱,请珍惜一点吧,请省着点使用吧!毛泽东制定了抗战的战略方针:“放手发动群众,壮大我军力量,一分抗日,两分应付,七分发展”。前方的八路军被分散成一个个小组,遍布到每一个小村庄,建立根据地,发展扩充八路军。到1940年为止,八路军从1937年的两万多人发展到了40多万人。林彪是个职业军人,头脑简单,不懂政治,不懂毛泽东的战略方针,一场平型关伏击战,过早暴露我军力量,造成我军不应有的很大的伤亡。彭德怀参与了总指挥,当然也有不小的责任。

1940年秋季的“百团大战”是八路军与日军之间的一场大战,是在彭德怀自己直接指挥下主动向日军发动的一次进攻(后来知道,这样的进攻也是最后的一次)。八路军于1940年12月10日发表了《百团大战总结战绩》,指出,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毙伤日军20645人(注:当时的日军战报则说,日军合计战死467人,失踪33人,负伤251人,伤亡合计751人。战后,日本政府重新调查统计,日军死亡人数被订正为302人)。这一仗使日军感到很意外,他们没有注意到在自己的大后方还存在着这样一支军队。于是,日军从湖北前线调集了20万大军,调头返回华北,进行大扫荡,时称“铁壁合围”。几个月的扫荡,使八路军遭到了极大的损失,八路军总参谋长左权将军也都在战斗中阵亡。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周恩来力挽危局,派遣潘汉年前往南京,面见汪精卫,签署了日汪共三方密约,相互停战。日军停止扫荡,重新将军队调往湖北前线。八路军则停止对日军事行动,维持华北地区的社会治安和铁路交通安全。此举使日汪共三方都获得了利益,至1945年9月,八路军发展到了120万大军。潘汉年在危急关头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但其南京之行实在无法见光,遂于1955年被入狱封口。彭德怀也是个职业军人,头脑简单,不懂政治,不懂毛泽东的战略方针,一场“百团大战”,过早暴露我军力量,差一点导致灭顶之灾,这又为他日后的倒台添加了筹码。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力主出兵朝鲜,然而党内反对声音很大,就连忠心不二的林彪都婉拒领兵。这时,毛的铁杆悍将彭德怀挺身而出,坚决支持出兵,并出任志愿军总司令,亲率大军,赴朝作战。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则出任志愿军总部的俄语翻译,跟在彭德怀身旁。这个太子趾高气扬、目中无人,有似古代皇上派出的监军,总司令彭德怀都得退让三分,司令部的其他人不知道这位年轻的翻译是何方神圣,个个退避三舍,不敢招惹。彭德怀是枪林弹雨中杀出来的职业军人,经验丰富,懂得在战火前线每到一地进入防空洞的必要。然而这位年轻人却不知深浅,嫌洞里不舒服,非要上来开火做饭炒鸡蛋不成,结果炊烟暴露了目标,招来了美国轰炸机的凝固汽油弹。毛泽东痛失爱子,欲哭无泪。彭德怀没有关照好身边的毛岸英,被暗中记恨,成了他永远都没逃脱得了的罪责。

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率领20万志愿军先遣部队渡过鸭绿江。美国政府事前曾判断,中国不会出兵,但这是一个重大的误判。大批中国军队突然出现在北朝鲜,使美军感到出乎意料。美国本无心直接与中国开战,于是,总统下令全军返回三八线。然而志愿军在后面追击凶猛,美军被迫边打边退,到1950年年底,美军全部返回到三八线以南。这边厢,中国的报纸上捷报频传:我军连续发动两场战役,连战连胜,所向披靡,挺进数百公里,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夹着尾巴逃跑了。那边厢,美国委托英国提出了停战协定,建议大家重新返回到战前的状态。然而金日成和毛泽东反对,他们的目标是要把美国人赶到大海里去。而前方总司令彭德怀,最知道战场的实情,美军的边打边退都已经使志愿军遭受了沉重的损失,真要再打下去,后果难以设想。彭德怀力主停战,并专程返回北京,与毛泽东拍案争吵。此一举又铸成了后来的一大罪状。

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奉命发动第三次战役,算起来,这才是战争双方真正交手的开始,直到1951年6月10日第五次战役结束,这一阶段志愿军先胜后败,挥师打过了三七线,二次占领了汉城。求停火而不成的美军陷于盛怒之中,在李奇微将军的指挥下奋力反攻,殊死鏖战,志愿军且战且退,伤亡惨重,数十万志愿军战士殒命沙场。最后美军不仅打回三八线,又再进一步打过了38.5线,此后便奉命停步,直到1953年双方签署停战协议。彭德怀这一仗打得让毛泽东满意了吗?天晓得!

1958年,毛泽东发动了“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运动,当时的宣传是:全国形势一派大好,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亩产小麦10万斤,钢铁产量1070万吨,很短时间内就能赶英超美。在这这一派大好形势下,1959年彭德怀返回湖南老家,本是衣锦还乡之行,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所亲眼见到的是湖南农村的贫穷悲惨的状况,成片的农民濒于饿毙,惨不忍睹。他深深地叹道,共产党流血牺牲闹革命,就是要为人民谋福利,然而统治了大陆十来年,老百姓的生活比以前更苦,未料“三面红旗”给他们引来了这么一场大灾难。彭德怀痛心疾首,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讲述了湖南的见闻,请求毛主席酌情考虑。然而没想到毛泽东勃然大怒,称:这是反革命右倾主义分子的造谣污蔑,是向党中央发动恶意进攻,是抹煞领袖的威望。于是乎,彭德怀这位毛泽东的铁杆悍将和持续了三十多年的忠诚战友,这一次最终被新账老账一并清算,扣上帽子,打入大牢,用毛泽东自己习惯的话说,这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结果也确是如此,彭德怀直至离世前的那一刻,都再也没有说一句话的机会了。
(张又普初稿于2020年7月12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彭德怀:https://baike.baidu.com/item/彭德怀/116102?fr=aladdin
林彪:https://baike.baidu.com/item/林彪/116221?fr=aladdin
忻口战役:https://baike.baidu.com/item/忻口战役/13387?fr=aladdin
阎锡山:https://baike.baidu.com/item/阎锡山/291316?fr=aladdin
周恩来:https://baike.baidu.com/item/周恩来/114814?fr=aladdin
平型关伏击战:https://baike.baidu.com/item/平型关大捷/68644?fr=aladdin
百团大战:https://baike.baidu.com/item/百团大战/13411?fr=aladdin
百团大战总结战绩:http://news.cri.cn/gb/1321/2015/12/17/661s5201461.htm
铁壁合围:https://baike.baidu.com/item/反铁壁合围/1643975?fr=aladdin
左权:https://baike.baidu.com/item/左权/1380?fr=aladdin
潘汉年:https://baike.baidu.com/item/潘汉年/591734
汪精卫:https://baike.baidu.com/item/汪精卫
日汪共三方密约:http://www.hedao.vip/hedao/vip_doc/15428123.html
朝鲜战争:https://baike.baidu.com/item/朝鲜战争/5310?fr=aladdin
毛岸英:http://guoqing.china.com.cn/2015-08/27/content_36427369.htm
金日成:https://baike.baidu.com/item/金日成/747148?fr=aladdin
第三次战役:https://baike.baidu.com/item/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
第五次战役:https://baike.baidu.com/item/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
李奇微:https://baike.baidu.com/item/马修·邦克·李奇微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方志敏二三事

方志敏二三事

文革前我读小学的时候,就看过传记读物《方志敏战斗的一生》和方志敏的散文《可爱的中国》。从那时起,“铁骨铮铮的革命烈士方志敏”这一印象就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后来的几十年,陆陆续续地知道了更多的方志敏的事迹,这里选择印象深刻的二三事罗列于此,意在提醒当今年轻人,若有兴趣历史知识,应该知道并记住方志敏其人,或许他在中华历史长卷中可以忽略不计,但他毕竟是中共党史中一位占有一定份量的人。

图1:1935年的方志敏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江西上饶人。1916年考入弋阳县立高等小学,1920年升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应用机械科,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早期人物中,方志敏是属于学历较高的人,写作文笔也很好。

1925年夏天,方志敏回到自己的家乡江西弋阳湖塘村,成立了农民协会,打土豪、分田地、均贫富。方家本身就是当地最大的地主,因此,方志敏率众抢夺了自己大家族的所有财产。但是,在抢夺五叔方雨田的家产时,遭到方雨田的奋力反抗,方志敏勃然大怒,将方雨田五花大绑,押赴刑场,执行枪决。方志敏的奶奶和父亲曾在刑场为方雨田求情,他们哀求方志敏:“摸得到后脑窝,看不到后脑窝,人总有看不到、想不到的地方,不要把事情做绝了”。然而他们的求情没有任何作用,方志敏依然下令,杀死亲叔叔方雨田。从此以后,方氏家族的人不再承认方志敏是自家人,而是整个大家族的仇人。很多年之后,方志敏的孙子方华清出任中共南昌市纪委副书记,江西省档案馆副馆长,对于祖父方志敏当年的杀叔行为,另是有一番不入主流的评论。

1928年1月,方志敏参与领导了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苏区,并出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苏区”和“苏维埃政府”这种名词,在当时的中共内部是很有争议的。1933年,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建立了川陕根据地,取名为“川陕人民政府”,然而却遭到了中共中央一些人和共产国际的斥责,被迫更名为“川陕苏维埃政府”。张国焘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一直有些不睦,他曾抱怨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不是苏联人的附庸,为什么不准使用中国人自己的名字?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民族情绪高涨,为帝国主义当差做事被斥为汉奸行为,遭到国人的反对,“苏维埃政府”这个名词也就顺此潮流悄然消失、无人再提了,而张国焘所力主的“人民政府”一词又被中共重新采用。

1927年,红军在湘赣边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后逐渐转移、扩大,于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里轻轻地问一句玩笑话:如果今日的一些年轻人使用武力占领一块山区,宣布成立“中华美利坚共和国”,他们面临的将会是什么?)。当时,无论在湘赣还是在鄂豫皖,红军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怎样筹措军饷。苏联人提供的经费,只够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人的生活费用,无法维持庞大的军队。于是,收缴富人的财产就成了当时的一项重要的筹措军饷的方法。先把红军占领区收缴干净,再把附近区域收缴一空,吓得富人们纷纷逃跑,导致附近的大片地区物产骤降、经济萧条。此后再到哪里去筹措军饷呢?方志敏到底比别人聪明一些,他脑子一转弯,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扣押人质,索取赎金。1930年7月,方志敏率军突袭景德镇,不仅横扫富人财物,还扣押了多名在景德镇经商的外国商人。在得到这些外国商人家属的巨额赎金后,才将其释放。位于现今浙江省衢州江山市的廿八都古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自唐朝开埠以来,因为位置重要,是富甲一方的商旅重镇。1932年6月,方志敏率军奔袭廿八都,除掠走大量食盐、布匹、现洋等数万元的财物之外,还把未逃走的地主、商人及其家属共两百多人扣押监禁,此举又获得了大笔的赎金。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两个月后,方志敏又杀了个回马枪,再次进兵惊魂未定的廿八都,并又带走了地主和富绅三十多人为人质。经过这两次浩劫,廿八都这个明清以来繁荣了数百年之久的商贾小镇,从此萧条,再也未能恢复过来。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部队向西转移,开始长征。方志敏则率领红十军团向东转移,佯装主力,迷惑国军。每天东奔西跑,军费从哪里来?士兵们的饭钱从哪里来?1934年12月6日,红十军团占领了安徽省旌德县城。并抓获了在此传教的美国传教士师达能(John Stam)、夫人史文明(Elizabeth  Stam)和他们年仅两个月大的女儿海伦(Helen Priscilla Stam)。方志敏根据往昔的经验,立即要求师达能夫妇传信上海教会总部,用两万大洋前来赎人。然而这一次,他们的行动却踢上了铁板。师达能夫妇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传教,志在传播上帝的福音,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坚决拒绝交付赎金。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方志敏断然下令,枪决师达能及其家人。殊不知那时外国人的人命何等值钱,“美国传教士师达能夫妇被绑架、撕票案件”当时就在全国媒体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美国政府和中外舆论的压力下,南京政府迅速出动军队围剿。数日之后,在太平县谭家桥伏击战中,红十军团损失惨重,直接枪决师达能夫妇的19师师长寻淮洲,在战斗中腹部中弹阵亡。不久后,1935年1月29日,红十军团余部又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地区几乎全军覆没,一万多人的军队,只有粟裕率领400多人突出重围,然而方志敏却未能有幸突围,最终被俘。

图2:1935年的师达能夫妇

在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方志敏被关押在南昌市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等待国民政府军事法庭对美国传教士师达能夫妇被害一案进行审理。监禁期间,政府破格地给了他优越的环境条件,意在劝其供认和投降。在这段时间里,方志敏写下了《可爱的中国》和《清贫》等许多文章。那时,方志敏在狱中不仅可以自由地进行写作活动,还可以不受干涉地把自己的手稿托人带出监狱以备发表。后来,经过半年多的法庭调查和申辩,先是与方志敏同时被俘的20师参谋长乔信明(1909-1963)被认定“没有参与绑架”,不久即被释放。接着,方志敏被法院判定为“绑架、杀人罪首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1935年8月6日,方志敏结束了他年轻而又短暂的战斗的一生,时年36岁。
(张又普初稿于2020年6月20日)

本文附有2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方志敏:https://baike.baidu.com/item/方志敏/263120?fr=aladdin
方志敏战斗的一生: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881943/
可爱的中国:https://baike.baidu.com/item/可爱的中国/4135
清贫:https://baike.baidu.com/item/清贫/3806974
弋横暴动:https://baike.baidu.com/item/弋横暴动/7076005
赣东北苏区:https://baike.baidu.com/item/赣东北苏区/6073669
方华清:https://baike.baidu.com/item/方华清/7630071?fr=aladdin
玉山县:https://baike.baidu.com/item/玉山县/71848
张国焘:https://baike.baidu.com/item/张国焘
景德镇:https://baike.baidu.com/item/景德镇/5667?fr=aladdin
廿八都:https://baike.baidu.com/item/廿八都/3214953?fr=aladdin
旌德县:https://baike.baidu.com/item/旌德县/3356659?fr=aladdin
寻淮洲:https://baike.baidu.com/item/寻淮洲/1844320?fr=aladdin
粟裕:https://baike.baidu.com/item/粟裕/116084?fr=aladdin
乔信明:https://baike.baidu.com/item/乔信明/3488157?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一位红军战士的长征

一位红军战士的长征

1935年12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在一次报告中首创了“长征”这个词。1936年下半年,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红军也都陆续来到了陕北的黄土高原,大家终于有时间休息,不用走路,也不用打仗了,延安甚至出现了来陕北考察访问的好奇的外国人。这时,为了扩大影响、争取援助,毛泽东就号召大家写红军长征的回忆和感言。后来丁玲等几位来到陕北的左翼文化人把大家的文章组织在一起,油印出书,这就是“红军长征记”的原始稿。这份原始稿印刷质量不高,印数也不多,但却相对比较真实、朴实。后来,中共中央宣传部门对该书感到不满,因为这不符合他们对长征的“高大上”的宣传,于是就砍除、删改了一大批文章,出了新版并更换了书名。今天,长征已经成为一个革命英雄主义故事的大汇集,牢固地定格在人们的脑中,我们已经不可能看到那份弥足珍贵的原始文献了,也很难再在官方定格之外,对真实的长征有更多的了解了。

本文想给大家讲述一个我个人听到的故事,希望能为读者了解真实的长征的故事时,增添一点辅料作参考。

1964年,中国正在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西北大学组织了一个旨在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社教参观队”。队长是学校里的一位共产党的书记,队员则是十来位大学教授,我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人。按照预定的参观计划,他们将路过陕北某地,并休息一两天。到达村庄后,队长意外地听说该村有一位长征时代的红军老战士,很是高兴,临时安排时间,邀请老战士来给大家讲述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让教授们接受一下社会主义教育。这里为了叙述方便,我将父亲当时的记录加以修辞方面的整理,并改作第一人称讲述,亦即下面段落中的“我”,就是那位讲故事的长征老战士。

我出生于江西省的一个贫穷的农家,自幼家境贫寒,从来没有上过一天学,没有识过一个字。从小就跟随父母务农持家,精通各种农活和农家杂务。十几岁时父母过世,自己独立生存,房无一瓦,地无一垄,靠给别人打短工谋生,过着混饭吃的日子。有一天来到一个村口,看到有人在招兵,口号是“当兵就能有饭吃”,这个口号太吸引人了,我立刻决定当兵。当天下午就获得了一套军装,并吃了一顿饱饭,太让人知足、过瘾、难忘了。第二天部队就要开拔,我挑着担子,跟着部队走了一整天,好累人呀!休息了一夜,又要动身走路,我不知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要去哪里,走了一天又一天,没个完没个了,不知不觉中,周围的人烟就都没有了。没想到当兵这么辛苦,打短工也没有这么累过,当兵这口饭不好吃呀。我决定逃跑,然而没跑出多远就害怕了,周围荒无人烟,鬼哭狼嚎,要是被狼吃了怎么办?还是跟着队伍安全,慢慢找机会逃跑吧。后来终于来到一处有人烟的地方,我决定再次逃跑,向人多的地方跑,然而那些人很奇怪,不仅衣服与我们不同,而且说一种人听不懂的怪话。听说那些怪人还有吃人肉的风俗仪式,我吓坏了,还是跟着队伍安全,慢慢找机会逃跑吧。我就这样挑着担子跟着队伍走了一年多的时间,多次逃跑都没有成功,糊里糊涂地来到了一个地方,后来知道这地方叫陕西。这回终于不用走路了,可以休息了,在认识了几位当地的农民之后,我决定退伍当农民。当兵的这碗饭,咱吃不起,太累了,还是当农民、去给人家种地的好。我坚持要退伍,上级也没有阻拦。后来我和当地一位女孩子成了家,再也没有去当红军了。

参观队队长听完了这段故事,大失所望,哭笑不得,嘱咐所有队员,不要听信这个没文化的人的胡说八道,并命令大家保密。邀请这位长征战士讲故事,是队长自己一时兴起临时安排的,不是上级要求的,万一出了问题,队长可承担不起责任。于是我父亲的听讲记录也就自动封尘了几十年。

人类社会是由数以十亿计的小人物组成的,每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各有坎坷,都不太一样,都是社会某一个侧面的反映,所有小人物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类大社会。作家冯骥才曾经为我们大家介绍过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00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只要看一看这100个人的不同的故事,就可在脑海中勾勒出对文化大革命的整体印象。1935年的红军长征是中国现代史的大事情,相信很多人都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如果很多人都能写出自己所知道的一小段亲历者的真实故事的话,就可以请类似《华夏文摘》这种有影响力的杂志社把大家的文章组合在一起,编辑出一本书,书名就叫:“红军长征的100个人”为好。我很希望我的这篇小文章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引起更多的人一起来勾勒对红军长征的整体印象。
(张又普初稿于2020年6月7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丁玲:https://baike.baidu.com/item/丁玲/883?fr=aladdin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https://baike.baidu.com/item/四清运动/615947?fromtitle=社会主义教育运动&fromid=6150024&fr=aladdin
西北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西北大学/17821?fr=aladdin
冯骥才:https://baike.baidu.com/item/冯骥才/630264?fr=aladdin
华夏文摘:https://www.hhlink.com/link/www.cnd.org/华夏文摘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