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共产党员

张又普:老共产党员

前几年听说我的一位好朋友的父母亲先后寿终正寝,两人年龄只差一岁,分别享年83岁和88岁。我衷心祝愿两位老人冥福。

二老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吉林人。日本统治东北14年,正是他们学习语言的黄金年龄,因此二老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日本语。1945年,二人同在哈尔滨的一所大学上学,共同攻读冶金学,因而相识结婚。苏联占领东北,随后将东北转送给先期入关的共产党军队。国共争夺东北时,国军从未跨过松花江,因此黑龙江省一直归共产党占领。于是二老都受到了共产党的教育,并于1946年前后分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资格够老了。当时,在平均文化水平较低的共产党内,这种高级知识分子是很有使用价值的。二老真心实意地信仰共产主义,无限热爱共产党和毛泽东,真正做到了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1949年以后被调往北京冶金部工作,最高时曾达到过比副部长低一级的水平,后来又被调往某大型钢铁企业任党委书记。

1949年以后的27年里,各式各样的政治运动连续不断,被整肃的人数不胜数,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话来说,“毛主席不断地发动政治运动,每次只打倒5%的人,若干次之后,所有人就都被打倒完了,只剩毛主席一个人是好人”。然而经历了这么多政治运动,二老却毫发无损,从来不曾被批斗过,每次都是他们去整肃别人。特别是1957年的反右斗争,二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打击“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在他们的主持下,钢铁厂数十名知识分子被划成右派分子,发送劳改,一个个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最后大多数人客死他乡,只有三人侥幸活到了1979年。1978年胡耀邦为几乎所有反右斗争中的右派分子们“纠正”,那三位幸存的受害者当然也很幸运,而宣布为他们进行“纠正”的,却又是当年把他们打成右派的这两个人。本世纪初的一天,二老对我谈起了当年的反右斗争时,仍然洋洋得意地炫耀他们当年为保卫党所立下的汗马功劳,认为把那众多人划为反革命右派,是完全必要。至于后来为右派分子们“纠正”,二老认为,那同样也很有必要,因为那是党的要求和命令。

照理说,这样的老一辈共产党高级干部是不可能与我等平头百姓小人物相识的,但我们为什么成了好朋友呢?

二老一方面忠贞不渝地深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但同时又竭尽全力地让自己的子女移居美国,于是后来,他们的一位宝贝儿子来美后,成了我的邻居和朋友。共产党内竞争激烈,能当上高级干部的人全都是有特殊才华的人,他们为人处世老道,顺应环境的能力极强。他们的子女也都有这方面极好的遗传基因,深受周围人喜爱。本世纪初,二老获得了美国的永居权,来美与宝贝儿子共同生活了几年,因而与我相识,并经常聊天。因在美国找到了一位能用日本语与他们聊天的人,二老更对我关照有加。移民美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在白人圈里赚钱,犹如虎口拔牙。高干子女在国内可以享有特权,出国就没门了,大家都很平等,都必须努力工作赚钱、养家糊口,大家都有很多难言之苦,二老的子女当然也不例外。二老曾当着我的面多次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一定要在美国永远地生活下去,不论多么艰难困苦,绝不准返回中国。

美国的生活使二老不愉快,在美国这种汽车社会里,二老没有汽车驾照,如同没有腿,生活犹如坐牢。没有朋友聊天打麻将,非常孤单。海外人力费昂贵,请不起保姆,家务活都得自己动手,人老了干不动活,又不忍心看着子女又忙工作、又忙家务,生活中真是诸多的不满意。然而特别让老人不满意的地方是,他们发现,海外的这些中国人并不是人人都象他们一样追随共产主义。这些人有报纸、有杂志,常常针对国内弊端,指名道姓地发表一些不客气的批评文章。二老阅读了这些在国内不可能看到的文章后,气得血压升高,多次对我说,希望强大的解放军横扫美国,“把那些敢于反毛反共的人士斩尽杀绝”。

前几年,二老决定返回中国,放弃美国绿卡。然后在国内子女们的关照下,先后在北京301医院寿终正寝。

二老在世时无限忠于共产主义,痛恨腐朽没落的美帝国主义。但好像不合逻辑的是,他们除了鼓励、支持自己的两名子女移居美国之外,更进一步地设法将孙辈们尽数送往美国。时代不一样了,移民的方法也变了:国内不少的官二代、官三代们赚取了大笔财富之后,采用投资移民的方法,一次给美国政府支付(投资)百万美元,“购买”一份绿卡,家属先移民美国,自己则在太平洋上空奔波,一边继续在中国发财,一边在美国购置房产,享受幸福生活。二老就有两位孙辈都先后投出巨资,移民来到美国,比我们这些凭技术吃饭的人强多了!记得当年我们聊天时,我曾问过二老:“毛主席、共产党对你们这么好,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如此需要你们,你们为什么要求你们的子孙后代移民美国呢?你们的思想与行动之间是否有些矛盾?”。他们坦然回答道:“没有矛盾”。
(张又普初稿于2015年12月5日)

资料链接:
胡耀邦:https://baike.baidu.com/item/胡耀邦/282225?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不要放鞭炮

张又普:不要放鞭炮

又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了,首先祝大家春节愉快。春节是中国人的大节日,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放鞭炮庆祝。但每当这时都会使我想起一件悲痛的事情。很多年以前,我的一位亲戚在除夕晚上外出打酱油准备吃年饭,正在人行道上走路时,被一枚飞来的二踢脚命中左眼,导致单眼失明,终生残废。从此以后,我就变成了一位坚定不移的反鞭炮人士,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合,坚决反对燃放鞭炮这一残害民众的封建陋习。

中国每年因为燃放鞭炮都要伤残上万人,自1949年以来至少伤残了数十万人之巨,还没有计算因为烟花工厂爆炸事故所死亡的人。每当我看到我的那位近亲终生残废的样子,任何时候我的眼泪都要涌出眼圈,夺眶而出。敬请列位看官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您的至爱的家人,您的父母妻子儿孙,外出去超市买点食品,在人行道上走路时,被一枚二踢脚命中眼睛,导致终生残废,您会如何感受?因此,敬请列位看官能理解我的过激言论,看在我的那位终生残废的亲戚的面子,看在数十万因鞭炮而伤残的中国人的面子,敬请列位看官今后终生不再燃放鞭炮,不要再让更多的人伤残。小生我在这里预先谢谢大家的理解帮助与合作。

中国人有过节热闹的习惯,可以理解。由于国外禁止燃放鞭炮,海外华人发明了一种电子鞭炮,外表形状和普通鞭炮一样,一大串子,其实是电线和特种电灯泡。通电后可以发出与放鞭炮一样的光学效果,一样的声学效果,甚至能放出烟雾来。从热闹庆祝的角度来看,与真正的鞭炮没有区别,只是安全合法。发声和发烟这两部分是可以控制的,因为有些国家不允许发出噪声,不允许污染空气。列位看官中如果有人有商业心理的话,不妨设法开个工厂生产销售这种电子鞭炮,说不定还能发点小财。我相信,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燃放鞭炮的禁止将会越来越严。
(张又普初稿于2004年01月29日)

网友类似文章: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建议大家不要买烟花,实在钱多可以做做公益事业,今年的空气状况是什么样大家都很清楚。春节要是再燃放很多烟花的话那就比重度污染还重度污染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伦敦发生过一场很严重的雾霾天气,那次导致几千人中毒死亡,大家都不希望中国也变成这样。从身边小事做起,杜绝丁达尔效应!请热爱健康的各位转发给身边的人,为了我们的孩子们,其实也为了自己,从我做起!

网友反馈:这种害人害己的陋习,政府要禁止是很容易的。但是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又不影响社会稳定,所以没人愿意真管。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中国的转基因研究

张又普:中国的转基因研究

基因技术的发现和研究是上世纪生物学最大的划时代的成就,并且将会成为本世纪上半叶的科学潮流。以美国科学家为首,转基因技术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不过必须指出,转基因技术是一项新型技术,还很不成熟,到目前为止,本着从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生物学家们目前仅限于食物链低端产品的研究,例如植物和细菌。这种低端生物,遗传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研究,同时与人类相距很远,即使研究失败,也不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危害。

尽管如此,全世界还是有不少人反对转基因技术用于食品改良的。不过,反对者都是外行,声音也不大。相比之下,只有中国反对的声音最大,以央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为首,不仅是一般的反对,而且有的人还上纲上线,甚至声称,转基因食品可能会使中华民族种族灭绝–真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呀。不过,中国的反对者也全都是些外行人士,中国的真正的生物学家们是不会和他们去争论什么问题的。近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的一批新秀们,积极投入转基因科学技术的研究,水平相当高。特别是一些高水平的人从美国归来,带回来许多最先进的研究课题,使得中国在转基因技术方面奋起直追,我相信,不久就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

2015年4月,广州中山大学年仅34岁的青年科学家黄军,领导一个科研团队,发表了他们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实验结果,震惊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这项技术名为CRISPR-Cas9,有朝一日或许可以会被用于根除遗传疾病。今日人类的许多疾病都是遗传性疾病,病因在于某一个遗传基因出了问题,黄军的研究课题也许会在今后的某一个时候有益于治疗人类的遗传性疾病。但在理论上,这种技术也可以用来改变人类眼睛的颜色,皮肤的颜色,头发的颜色,甚至人类的智商这样的遗传特征,并让这种变异传递到后代身上。这种后果将会引发许多法律和社会伦理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人类的遗传基因非常复杂,我们至今只有一点点皮毛的常识。基因可能并不是完全独立的,相互之间可能会有一些微妙的关系,修改一种基因是否会对其他基因产生微妙的影响?我们一无所知。是否会出现治疗好了一种疾病,却产生了更多更复杂的其它疾病?

在遗传基因研究刚刚开始起步,知识还很欠缺的今日,一下子就研究最复杂的人类基因,风险性是否太大?一旦失败,对全人类的影响如何?今日的生物学是否应该加一项新的伦理限制:暂时不要研究人类的转基因问题?黄军的研究团队因此引起了国际生物学界的关注和担忧。
(张又普初稿于2015年11月28日)

资料链接:
崔永元:https://baike.baidu.com/item/崔永元/324929?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生物研究的社会伦理

张又普:生物研究的社会伦理

生物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因为其极端的复杂性,发展得很晚,水平也比较低,至今都还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疑问都正在努力研究之中,没有得到解决,更莫说得到神学家们的认可了。有很多宗教派别和神学家们至今仍然坚持人类是神仙创造出来的,虽然他们全都承认,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物理学公理是正确的。

与数学和物理学相比,生物学的研究水平还很低,很多问题人类都是似懂非懂。由于与人类的关系太过密切,如果生物学研究发生一些错误的话,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对全人类发生某些灾难性的后果。这种特性使得生物学研究除了正常的科学规律之外,还必须要遵守一些必要的社会伦理方面的限制。我以前曾经看过一本书,书中列出了上百项不要去研究的生物学课题。当时我很感兴趣,记住了许多课题,然而今日回想起来,只记住了最重要的一条:不要研究人类和猩猩之间的交配问题。

在人类的努力下,马和驴之间早已交配成功,狮子和老虎之间的交配也获得了成功,人类相互之间的体外受精技术也获得了成功。这些技术说明,如果研究人和黑猩猩之间的交配,成功的概率值是很高的。不过今日的生物科学界有些社会伦理方面的限制:不要研究这种课题。因为一旦研究成功,生物学意义不大,后果却是很严重的。这些后代算人还是猩猩?他们是否可以享受人权?是否有公民权和投票权?是否可以与其他人类婚配?如果可以婚配,全体人类的平均质量和平均智力就会江河日下。幸运的是,至今为止,全世界的生物学家们都自觉遵守这一伦理限制,没有任何人去研究这一课题。

这种伦理方面的限制不是法律限制,如果有人研究了,并不违法,但会受到全世界社会舆论的谴责。不过我们衷心希望,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都不要有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张又普初稿于2015年11月21日)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人造酒精

张又普:人造酒精

喜欢喝酒的人都知道,酒是酿造出来的,输入材料是葡萄、高粱等植物,输出产品是色美味香的酒。除了水之外,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学名乙醇,英语是alcohol。酒精是大自然的产物,不仅遍布地球,在太阳系之外的宇宙空间中都发现了它的痕迹。天文学研究认为,宇宙中的酒精来源于超新星爆炸,那种太阳系不可能存在的长时间的超高压、超高温,不仅使得氢、氦等轻原子聚合成重金属原子,并且还使得碳、氧、氢等原子结合成结构非常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对于人类来说,酒精用途广泛,本文则只关注于燃料用途。从化学和能源的角度来看,酒精的燃烧力及其释放的能量不亚于汽油,如果不考虑生产成本,酒精完全有能力取代石油。本世纪初期,国际石油价格非常昂贵,每桶石油高达一百多美元,于是引发出了许多石油替代品的研究开发,酒精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到今天为止(2015年11月),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替代品只有油页岩技术,酒精还有些差距–生产成本太贵了,并且,产量也太小了。

1980年代时中国很穷,没有地位和关系的人想要出国留学,除了考取全额奖学金之外,别无他途。于是我本人及与我类似的这批考取了奖学金的人,就走的是这条路。虽然最后几乎人人都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我们的英语水平都不怎么样,很少有人能达到洋人的水平,交不了洋人朋友。于是这些人自然而然就聚集到了一起,还是讲中文方便。由于大家的专业不同,每次中国朋友圈聚会时,都会有些人给我们介绍一些他们的专业的尖端研究状况,很让人长知识。记得有一次我们一群海外中国人聚会时,M博士就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研究室的研究课题:人造酒精。

通过对酒的酿造过程的精细研究,他们研究室发现了一种细菌,能高效率地把玉米粒转换成酒精。大量培育这种细菌,就可以大批地、廉价地从玉米粒中生产酒精。不过这一重大的发现却引起了许多争议,且商业价值并不大。如果把世界头号农业大国美国所生产的所有玉米全都酿造成酒精,只够美国汽车用量的十分之一,并且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全国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反对人士指出,人畜的吃饭问题比石油问题更重要。

下一项研究课题是,能不能发现或制造出一种特种细菌,它能高效率地把玉米秆、野草等废弃植物转换成酒精呢?如果这一研究能够成功,其商业价值是无与伦比的。美国每年生产的玉米秆、高粱秆比玉米粒要高出一两个数量级的倍数来,如果全都能廉价地转成酒精,这种可再生性资源就会淘汰掉石油,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不会影响到人畜的吃饭问题。M博士对我们说,这项研究课题比转基因难多了。转基因技术并没有发明创造出任何新的基因来,有益的基因原来就存在于自然界中,生物学家们仅仅是给它们搬了个家。并且,生物学家们仅仅知道这些基因的外部属性,并不了解基因内部的精细工作原理。以防止棉铃虫基因为例,农学家们只知道那种基因可以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能驱赶棉铃虫,但并不知道这种基因是怎样生产出这种化学物质的。

现在想要研究的这种特种细菌,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至少还没有被发现,因此必须要人工创造和改造,这就难多了,必须要彻底弄清楚细菌们是怎样把植物转换成酒精的生物化学原理及其精细结构才行。

如今十来年过去了,前不久(2015年11月)我又遇到M博士,非常关心地询问他们研究室的研究进度状况,然而得到的回答只是”一阵苦笑”。搞科学研究,说起容易做起难,任重而道远呀。
(张又普初稿于2015年11月07日)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海归的定义

张又普:海归的定义

 

上周讲述了海归人士H博士的情况,由此使我联想到,他是海归吗?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做海归呢?

 

近年来(本初稿于2015年10月)常常看到国内报道,说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出国留学人员回国的比率越来越高,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一左右,并给这些人起了个名字,叫做“海归”。我不质疑政府发表的数字,但我有一点疑惑:海归的定义是什么?像上述H博士这样的人算不算海归?他在中国国内打拼了十几年的时间,可不算短呀。

 

什么叫做海归的呢?我个人想做一个定义,这个定义不一定成熟,故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1)出国时间短于5年者,不算海归,他们在国外时间太短,还算不上具备海外阅历。

(2)保留外国国籍或永居权者,不算海归,这种人身在中国,心在海外,私人财产也全都在国外,且随时保留着离开中国的权利,因此说不上他们心里有那么一个“归”字,例如前述的H博士。

(3)回国工作数载后再次出国,并一去不返者,不算海归,这些人已无法顺应中国的环境,无法在中国生存了。例如我以前介绍过的海外华人Zh同学。

(4)在美国办理了退休手续之后再回国者,这种人心里是另有打算的,不算海归,例如牛满江和杨振宁。

 

如果把上述四种人扣除在外,海归占出国人员多大比率呢?中国政府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我只好向大家询问,在大家现实生活中,你们亲眼所见的真正的海归有多少人?以我的个人经验来看,在目前仍和我有联系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符合我所说的海归定义。很希望大家能为我提供资料,给我一些你认识的真正的海归人员的情况。

 

饶毅和施一公两人是近年(2015年)来较有名气的海归人士,但不知他们两人目前是中国国籍还是美国国籍?如果是中国国籍的话,是否拥有美国的永久居留权?他们是否属于上述第(2)条?敬请知情者透露一二。据我了解,他们两人都是法律上的美国人,家人财产都在美国,与前述的H博士一样。只有台湾科学院院长,诺贝尔奖金获奖者李远哲,才是一位真正的海归,他在回国前专门去美国移民局办理了退籍手续。

(张又普初稿于2015年10月31日)

 

资料链接:

海外华人Zh同学:http://www.hedao.vip/hedao/vip_doc/10825176.html

牛满江:https://baike.baidu.com/item/牛满江/6484049?fr=aladdin

杨振宁:https://baike.baidu.com/item/杨振宁/121170

饶毅:https://baike.baidu.com/item/饶毅/3422041?fr=aladdin

施一公:https://baike.baidu.com/item/施一公/7612695?fr=aladdin

李远哲:https://baike.baidu.com/item/李远哲/622734?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海归人士H博士

张又普:海归人士H博士

我在日本读博士期间,认识了一位来自于东京大学的H君,他比我低两级,专业不一样,相互之间都认识,但不太熟悉。1990年,H君获得东京大学博士学位,然后移民美国纽约,数年后加入美国国籍。上世纪末叶,H博士返回中国,成为海归人士,与几位志同道合者一起开公司。H博士及其商业伙伴们聪明能干、智力过人,公司办得风风火火,朝气蓬勃,利润丰厚。然而不幸的是,同甘苦共患难十几年之后,H博士与他的商业伙伴们发生了纷争,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越闹越大,最终走上法庭。这种商业纠纷非常复杂,一时半会法院也无法判断谁是谁非,于是法院下令,暂时扣押H博士的美国护照,问题解决之前不准离开中国。

H博士虽然人在中国打拼了十几年,然而家却一直留在美国,自己是个空中飞人,奔波在中美之间的太平洋上空。儿子长在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属于美国的白领阶层中的佼佼者。H博士虽然身在中国,心却在美国,挣来的钱全都汇往美国,在纽约长岛买了房子,然而在中国却没有任何不动产或值钱的财产,以至于与别人发生商业纠纷时,中国法院无法扣押他的私人财产。

H博士的美国护照被扣押后,其子在美国的网页上发出一份营救请愿书,希望大家签字声援。根据美国法律,如果有2500位以上的美国公民在请愿书上签字的话,国会就应该采取适当的行动,调查核实,然后设法营救美国公民。作为他的日本时代的一名校友,我也收到了请愿书。认真阅读请愿书之后,我认为这件事情是一件普通的民事商业纠纷,与政治无关,与中美关系无关,既然在中国赚钱,就应该尊重中国的法院和法规。不久,请愿书获得了三千余人的签字,于是,在下一次例行的美国国会代表团访华时,一位来访的美国国会议员就顺便向中国政府表达了他对H博士事件的关注,希望并请求中国政府能适当地酌情考虑,宽大处理,释放美国公民。一星期后,H博士平安返回纽约,从此以后再也不去中国了。(初稿于2015年10月24日)

资料链接:
东京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东京大学/149972?fr=aladdin
哈佛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哈佛大学/261536?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中国领土夜莺岛

张又普:中国领土夜莺岛
初稿于2015年10月17日

请大家打开中国地图,在广东省西南方,海南岛西方,越南北部东方,有一片很大的海湾,名字叫作北部湾,形状有点类似于椭圆型。在北部湾正中间略微靠西边一点,有一个小岛,名字叫“白龙尾岛”,今日的中国地图说,那是越南领土。

白龙尾岛,原名夜莺岛,又称浮水洲岛,面积3.0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是北纬20°1’,东经107°42’。岛上不仅有淡水,还有中国人的固定村庄,1955年的人口是249人,2009年的人口是902人。历史上,广东、海南的渔民,长期把夜莺岛作为鲍鱼生产基地,一百多年前就有中国人在岛上定居。中国岛民分住在岛上的两个村庄里,大村名“浮水洲村”,小村名“公司村”。“公司村”得名源自1931年儋县蒲公才、蒲文江、陈有德等热心实业人士,集资成立开发公司,在岛内大规模种植西瓜。1950年国共战争,共产党军队占领海南岛,驻守海南岛的部分国军被迫退守夜莺岛。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共产党军队重新在东南沿海一带夺回了进攻权。1955年,共产党军队出兵占领夜莺岛,全体国军退守台湾岛。此后,政府在该岛设立政府机构,隶属于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县,成为中国近代以后正式行使主权的的记录和标识。

1956年,越南领袖胡志明访问北京,会见周恩来总理。他向周恩来请求,想借用一下夜莺岛,打算在夜莺岛上设置一个越南人的前进雷达基地,用于对美国和西方国家作战。使胡志明喜出望外的事情发生了,毛泽东、周恩来极为大方,巨手一挥:“都是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嘛,借什么借,送给你了!”。随后,毛泽东、周恩来派遣当时的海南军区副司令马白山(1907年-1992年)少将办理一切手续。1957年3月,马白山作为中国政府特命全权代表,受毛泽东、周恩来委托,来到夜莺岛,与越南代表相会,签署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意义的法律文件,正式将夜莺岛无偿赠送给越南,岛上的249名中国居民全都成了旅越华侨。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没有理睬岛上全体249名中国居民的反对。此后,越南人将夜莺岛改名为白龙尾岛,并在岛上设置了以雷达为主的军事基地。

上世纪70年代,北部湾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海底石油,1975年,联合国通过了新的国际海洋公法,规定200海里为专属经济区。夜莺岛位于北部湾正中心,越南以夜莺岛为海洋基线,中国家门口的北部湾的3/4被划归给越南。越南人在夜莺岛上建立的雷达基地,并没有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反而近距离地直接威胁到了中国海南岛的安全。很多年之后,马白山将军对于自己当年的行为深表后悔和痛心,不止一次地说,自己做了一件大错事。

关于夜莺岛的问题,《华夏文摘》已经发表过一些相关文章,是本文的重要参考文献,链接如下:
http://hx.cnd.org/2015/08/24/今日聚焦:夜莺岛是如何送给越南的?/
http://hx.cnd.org/2015/08/24/佚名:夜莺岛(浮水洲岛)秘密移交越南始末/

网友反馈:“卖国贼”一词是部分国人爱用的不文雅词汇,专门用来形容那些与自己的意见有所不同的人。其实“卖国”是需要有资格、有权利的,平头老百姓连自己的房子的产权都只有70年,哪里有资格、有能力、有条件去卖国呢?汪精卫是有资格、有能力的,但在他执政期间,也从来不曾把半寸中国的土地割让给外国。俄国总统普京指出:俄国的面积虽然很大,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

资料链接:
北部湾: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部湾/318903?fr=aladdin
夜莺岛:https://baike.baidu.com/item/浮水洲岛/6998083?fromtitle=白龙尾岛&fromid=924191&fr=aladdin
周恩来:https://baike.baidu.com/item/周恩来/114814?fr=aladdin
胡志明:https://baike.baidu.com/item/胡志明/773?fr=aladdin
华夏文摘:http://www.hhlink.com/link/www.cnd.org/华夏文摘
越南:https://baike.baidu.com/item/越南/155278?fr=aladdin
马白山:https://baike.baidu.com/item/马白山/1707605?fr=aladdin
汪精卫:https://baike.baidu.com/item/汪精卫
普京:https://baike.baidu.com/item/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1156718?fromtitle=普京&fromid=589294&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3条评论

三个英国殖民地

张又普:三个英国殖民地
初稿于2015年10月10日

直布罗陀(Gibraltar),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末端,是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交通要道和必经之路。面积六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三万多人。从地理和历史上来看,直布罗陀是西班牙的一部分。1704年,后起之秀英国与衰落中的西班牙发生战争,1713年,西班牙将直布罗陀割让给英国。二次大战后,英国放弃了殖民地的政策,允许殖民地独立,但是有几处英国殖民地的居民却坚决不肯独立,直布罗陀就是一例。二战之后,西班牙多次要求英国归还直布罗陀,但数万直布罗陀人民却坚决要求留在英国,多次公民投票都有95%以上的人要求留在英国。最近一次公民投票是2003年,98.97%的直布罗陀居民要求继续留在英国,作为一个法治国家,本着人权第一的原则,西班牙政府一筹莫展,无可奈何。

福克兰群岛(Falkland Islands)位于南美洲阿根廷东南方约500公里左右的南大西洋中,面积12,200平方公里,人口约三千人。其主权归属一直处于英国和阿根廷的争议中,1833年完全归属英国,但阿根廷一直在锲而不舍向英国索取。二战后,英国曾多次表示愿意将福克兰群岛归还给阿根廷,然而却遭到岛上居民的坚决反对,多次公民投票,99%以上的居民要求留在英国。最近一次公民投票是2013年3月,99.8%的选民要求留在英国。正是在这种强大的民意基础上,英国没有放弃福克兰群岛,并在1982年为福克兰群岛的归属问题和阿根廷打了一仗。

香港位于中国南岸,截至2010年,香港的面积是1104.39平方公里,人口约七百万。从秦朝时代开始,香港就成了中国的一部分。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中国败北,将香港割让给英国。八十年代初期,中英两国就香港归属问题举行谈判,早已放弃殖民政策的英国很想把香港归还中国,然而却遭到香港居民的坚决反对,一系列民意调查指明,90%以上的香港居民要求留在英国。在这种强大的民意支持面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态度很强硬,希望中国能尊重民意,尊重人权,继续由英国统治香港。然而中国更为强硬,称倘若不按时归还香港,必定兵戎相见。中国不是阿根廷,如果为香港打仗,别说英国自己,再加上美国也都不是对手,撒切尔夫人被迫同意于1997年将香港归还中国。从1997年开始至今(2017年),已经过了20年,香港虽然从法律上归属中国,但就民意而言,未必如此,如果今日在香港举行公正的公民投票,决定香港的未来,会有多少人要求归属英国?会有多少人要求归属中国?相信大家心里有数。

直布罗陀,福克兰群岛,和香港,位于地球上相互距离遥远的三个不同的地域,人口结构完全不同。从地理和历史上来说,她们都不属于英国,但当地居民却都愿意归属英国,英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

资料链接:
直布罗陀:https://baike.baidu.com/item/直布罗陀/2404759?fr=aladdin
伊比利亚半岛:https://baike.baidu.com/item/伊比利亚半岛/973488?fr=aladdin
福克兰群岛:https://baike.baidu.com/item/马尔维纳斯群岛/655936?fr=aladdin
英阿战争:https://baike.baidu.com/item/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10409210?fr=aladdin
撒切尔夫人:https://baike.baidu.com/item/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2600274?fromtitle=撒切尔夫人&fromid=856697
香港:https://baike.baidu.com/item/香港/128775?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心脏微创手术

张又普:心脏微创手术

20多年前(本文初稿于2015年10月),我的一位小学同学对我说,他哥哥在北京接受了一次心脏手术。他哥哥从小身体很好,没有问题,但成年后慢慢地发现常有些嘴唇发紫的现象,检查后判明,心脏内部先天性缺一小块肉,使心室心房之间有些漏血。众所周知,心脏手术是非常危险的,手术死亡率极高。但如果不做手术,死亡率就成了100%。经朋友介绍推荐,友兄认识了一位在北京行医的美国医生。

该医生于198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随后赴美留学深造,获美国心脏外科手术医生执照,加入美国国籍,然后来北京作短期指导。这位美国医生使用了一种在美国刚刚出现的最先进的方法做了心脏手术。他在病人肩膀锁骨一带的大动脉处开一个小口子,把一个细管子插进去,一直插到心脏内部。小管子尽头处有个微型摄像头,可以把心脏内部的图像动态地显示在外面的荧光屏上,医生看着荧光屏,远距离操纵小管子尽头处的刀剪,完成了所有心脏手术,把病人的心室心房之间的空缺处缝合起来。手术极为成功,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友兄仍然非常健康。

我有一位很好的朋友,在芝加哥总医院任外科手术医生,不仅医术高明,文笔也很好,常常使用笔名在《华夏文摘》上发表文章。我把友兄的病情和手术情况向他讲述汇报,并询问该手术方法在美国的状况。美国是世界上医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各种新型药品和先进医疗技术几乎全都是美国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这种心脏微创手术方法的版权当然属于美国。不过,美国还有一个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食品及药物管理局,专门审查所有的药品和食品。为了确保美国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审查制度之严格使得所有美国的制药厂和医疗器械公司都十分头疼。

心脏微创手术方法被发明出来之后,首先先要在老鼠之类的哺乳动物身上做实验,手术数量和成功率高过一定数值之后,才能在人体身上做实验,人体手术数量及其成功率再高过一定的数值之后,才能得到FDA的批准,在美国上市。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中国没有FDA这样严厉的机构,于是就有许多美国医生来到中国,带着一些尚未得到FDA批准的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先为中国人服务,待获得了相当数量的医疗数据后,再向FDA汇报申请,最终获得在美国上市的许可证。于是,有许多中国人就可以获得比美国人还要先进的医疗服务,友兄就是其中的一人。

心脏微创手术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如今早已获得FDA批准。不过,科学永远都是双刃剑,如果美国有一种新型医疗方法或药品或食品,经中国市场的实验检验,效果不好的话,结果又会怎样呢?(初稿于2015年10月3日)

资料链接:
FDA:https://baike.baidu.com/item/FDA
华夏文摘:http://www.hhlink.com/link/www.cnd.org/华夏文摘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