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人物张召忠

现实人物张召忠

我常常给大家介绍一些我感兴趣的历史人物,通常对现实人物不感兴趣,但张召忠将军却例外,我忍不住想说一两句。

张召忠,1952年5月6日出生于中国河北省盐山县,军事理论家、军事评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副军职。由于经常作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嘉宾评论员出镜,张召忠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军事评论员之一,有中国首席军事评论家之称。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以“斩首”行动突袭巴格达,第二次海湾战争开打。那时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几乎是全天候的直播报道,并邀请了一些军事专家和国际政治专家“坐台”,进行现场评论,张召忠即为其中之一。在美军进攻巴格达之前,当时伊拉克有百万大军镇守,誓与首都共存亡。张召忠预言,美军一旦进攻巴格达,必定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激烈、血腥、残酷的巷战将会使巴格达成为第二个斯大林格勒,成为美军的坟场。中央电视台还顺便播放了一段二战时的纪录片,描写了苏德两军血战斯大林格勒的场面。仅仅一个多星期的巷战,双方死伤者竟然高达将近七位数。那时全国人都见到了这段电视节目。

实际上,美军轻而易举就占领了巴格达,伊拉克军队伤亡人数是六位数,美军阵亡人数是零。百万伊拉克军队毫无反抗之力,就地溃散。美军采用的方法是,天上始终有很多飞机低空巡逻,美军士兵们全都坐在200毫米厚钢板的坦克车里,慢慢向前推进。一旦发现伊拉克士兵开枪抵抗,坦克里的红外线测距仪立刻就能精确地测量出开枪人的位置,数秒钟之后,低空盘旋的美国飞机就会发出GPS制导导弹,准确命中开枪人,误差不超过几厘米,时间不超过几秒钟。这弄得伊拉克军队就没办法开枪,未及撤退,便已是横尸一片了。在21世纪高科技的飞机、导弹、坦克、GPS、红外线测距仪、和地空一体的计算机网络面前,伊拉克的人海战术仅仅好像是一锅熟肉,使人联想起数百万义和团拳民与几百名八国联军的士兵作战时的场景。

张召忠先生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显然欠缺了一点现代军事装备的知识,他所熟悉的只是二战时期的战略战术思想,而且还专门用七十多年前的老胶片来佐证自己,这可实在有些欠妥。

当然,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张召忠将军有权利发表自己的任何观点,也有权利偏袒交战中的任何一方。如果张召忠先生仅仅是一位平民老百姓,笔者不会多说半句话。但是,像这样一位欠缺现代战争知识的人,却是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笔者就想饶舌一下了。现在有人说,中国的前途命运取决于未来的战争,那么,如果由这样的将军领军作战,人们能放心吗?
(张又普初稿于2014年9月13日)

本文附有3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张召忠:https://baike.baidu.com/item/张召忠/29193
国防科技大学:http://www.nudt.edu.c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进化不是随机过程

进化不是随机过程

神学是人类最古老的学说,并且必将与人类共存。随着自然科学的产生,越来越多的神秘现象,如刮风下雨,得到了合理的解答,很多神学问题就转换成了科学问题。最近且最有名的问题就是地球是否是宇宙中心的问题,500年前,这是神学与科学斗争的焦点。神学家们曾经为此把天文学家布鲁诺处死,以示神学的伟大、光荣、正确。而在今天,所有的神学家和宗教派别都承认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科学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近年来,神学与自然科学斗争的焦点转到了进化论。神学家们指出,进化过程是一个随机过程,每繁殖一代,都会产生随机的变异,而有益的变异少之又少,繁殖代数充分多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概率充分小的事件,而小概率事件是不会发生的。因此,人类的产生必定是由某种充满智慧的超自然神灵所创造。本文想用神学家们常用的语言来说明一个科学论点:进化过程不是随机过程,它的确是在一个充满智慧的力量的指导之下,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的变化过程,神学家们的论断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首先请允许我讲一个轮船航行的例子。

有一艘轮船要从上海开往旧金山,两地之间存在着一条理想的大圆弧线。船上有一位充满智慧的船长,他知道这条理想曲线,并希望他的轮船能沿着这条理想曲线航行。然而实际航行时,由于狂风巨浪等不可预知和不可抗拒的力量,轮船航行的方向是一个随机函数,不知不觉当中,轮船就偏离了理想航线。当偏离大到一定程度时,智慧的船长可以观测到这种偏离,并且采取行动订正航向,使轮船返回到理想曲线处。这种偏离和订正的过程反复循环,使轮船沿着一条锯齿般的路线,弯弯曲曲地前进。当轮船到达旧金山时,让我们回过头来观察轮船的航行轨迹。如果我们只观察一公里左右的距离的话,可以肯定地说,航向是一个随机函数。如果我们观察一百公里的距离的话,我们会发现,轮船基本上是沿着理想曲线航行的,只是左右略有偏差。如果我们观察一万公里的距离的话,我们会发现,与漫长的距离相比,这些微小的偏差是微不足道和可以忽略的,轮船是一直在沿着理想曲线前进着的。在这里,智慧的船长其实并没有干什么智慧的工作,他只干了两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一是观测轮船的偏离,二是订正轮船的航向。

下面开始讨论进化过程。大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期的简单生命,到今日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其间存在着一条理想的进化曲线,一位充满智慧的船长知道这条曲线,他希望他的轮船能沿着这条理想曲线进化。生命的基本特点就是隔一段时间就要繁殖出新的一代,而新一代与母本之间存在着微小的差异,这种差异基本上是随机的,并且大多数变异都是有害的。当变异和偏差大到一定程度时,智慧的船长就能观测到这种偏差,然后采取行动订正偏差,使进化过程回到理想曲线处。这种偏离和订正的过程反复循环,使进化沿着一条锯齿般的路线,弯弯曲曲地前进。当我们到达今日时,让我们回过头来观察进化的航行轨迹。如果我们只观察一两代的变异的话,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进化方向是一个随机函数。如果我们观察一百万年的距离的话,我们会发现,进化基本上是沿着理想曲线前进的,只是左右略有偏差。如果我们观察35亿年的距离的话,我们会发现,与漫长的距离相比,微小的偏差是微不足道和可以忽略的,进化一直是在沿着理想曲线前进着的。在这里,智慧的船长其实并没有干什么智慧的工作,他只干了两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一是观测进化方向的偏离,二是订正进化的方向。

现在我们要问,这位充满智慧的指导生命进化的船长是谁?答曰,他不是任何具体的个人,也不是什么抽象的神人或超自然的神灵,而是一条顺应环境的自然规律。当生物有害的变异大到一定程度时,那些生物个体就无法顺应环境继续生存下去,它们就会被大自然所灭绝,而只留下那些顺应环境的有益变异,使其可以继续繁殖后代,沿着理想的进化曲线继续前进。这个过程就是观测偏离和订正航向的过程,每繁殖一代都要进行一次,接受大自然的选择,其实控制非常简单,并不需要什么大的智慧。自然规律是物理学的公理,它遍布宇宙的每一个角落,指导着整个宇宙有条不紊地进化,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可以被观测到,可以被我们利用,然而却不可能被修改。复杂的进化过程就是在它的具体指导之下,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有智慧地进行的,不是随机过程。自然规律有智慧吗?那要看你观察多长时间,如果只观察一两代,没有智慧,如果观察35亿年,那它充满了智慧,它指导着地球上的生物,从最简单的单细胞出发,构建出了极为复杂的人类。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感谢自然规律这一伟大的造物主和超智慧的神灵吧。
(张又普初稿于2014年8月30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布鲁诺:https://baike.baidu.com/item/乔尔丹诺·布鲁诺/9530219?fromtitle=布鲁诺&fromid=1203&fr=aladdin
旧金山:https://baike.baidu.com/item/旧金山/29211?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从陈永贵谈起

从陈永贵谈起

陈永贵(1915年2月14日-1986年3月26日),山西昔阳大寨人,曾任大寨党支部书记,山西省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从少年时代开始,他就是一个情商高、人际关系好的人,自然而然地成为大寨地区的的领军人物。1960年代初期,他得到了毛的赏识。“农业学大寨”使他成了中国的农民代表,从此一步登天,成了红极一时的人物。像他这样没有文化的人,领导一个大寨还可以,但一步登天,成了国家领导人,难免不服气他的人多如牛毛。

果然不久,有一份秘密报告送到了毛和江青的案头,该报告以大量确凿的证据指出,陈永贵是一个有历史污点的“三朝元老”。日本统治山西时,他是大寨村的维持会会长,并加入过日伪组织“兴亚会”;国民党统治山西时,他是大寨村村长;1949年以后,他又成了中共大寨党支部书记。历史上他曾经因为投靠日本人而被国、共两方面拘捕过。按照现在对汉奸一词的定义,他是一位汉奸无疑。江青阅此报告后大惊失色,连称上当受骗,不知如何是好。毛阅后,淡定下令将该报告销毁,任何人不准再提及此事,使陈永贵躲过了一劫。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规律。当强敌日军占领中国时,凡与日军武装抗争者,均是枪林弹雨之下,出生入死之人,在敌占区大凡能和平活到1946年的人,都难免曾经在某种程度上与日军有过妥协,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顺从过占领军。这是抗日战争14年的历史上不争的事实,这些人当中就包括陈永贵、《并屯政策》一文中提到的王校长,还有帮助日军缴了国军的枪的那些河南老百姓。毛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他心里很清楚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网开一面,客观、公正地放了陈永贵一马。

陈永贵事件使人感到,中国文化中对汉奸一词的定义是否有问题?例如,抗战中不乏有为了保存实力而暗中与日寇媾和、休战之人,现在如果将他们也列入汉奸之列,是否打击面是否太宽了?那么以陈永贵论,他究竟算不算汉奸呢?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张又普初稿于2014年8月23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陈永贵:https://baike.baidu.com/item/陈永贵/389
江青:http://www.gov.cn/gjjg/2008-10/16/content_1122721.htm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历史学家宋永毅

历史学家宋永毅

宋永毅,男,1949年出生于中国浙江,198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9年赴美留学,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文学硕士和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图书馆与信息学硕士。从1968年开始至今,宋永毅一直致力于中国现代史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与文化大革命相关的研究。几十年来已经发表了数十篇相关的学术论文。

宋永毅目前(本文初稿于2014年8月)担任美国狄金森学院图书馆系技术部主任。他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工作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数据库(1966—1976)》,《中国反右运动数据库(1957-)》,《中国大跃进—大饥荒数据库(1958—1964)》,《中国五十年代初中期运动数据库(1949—1955)》。

1999年,宋永毅和夫人姚晓华一起短期回国,与国内友人一起收集文革期间广泛发行的传单,不幸被捕入狱,罪名是“盗窃国家机密罪”。国内其他友人均被判处三、五年左右徒刑不等,他们夫妇因为拥有美国国籍而双双被驱逐出境。

前不久,本人发表文章《从周洋谈起》,此后很愉快地收到反馈:“张兄是不是以为中国现在与文革时期差不多?人们都不敢说话?”。我对这句问话的感觉是,反馈者自己心中有数,多余有此一问。

我相信中国现在终究与文革时期不同了,但对于有人因收集文革期间的传单并作学术研究却被捕入狱一事,大感困惑。我仍然希望有勇气的人,会帮忙收集这些曾经公开发表过的历史资料,对宋永毅目前正在整理的那些数据库提供帮助,甚至希望有人愿意与宋永毅合作研究,因为这些项目全都是对30年以前历史的学术研究,实在是与今日的时政无关。
(张又普初稿于2014年8月16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宋永毅:https://baike.baidu.com/item/宋永毅/7492922?fr=aladdin
上海师范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上海师范大学/546927?fr=aladdin
科罗拉多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科罗拉多大学/10959854
印地安纳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印第安纳大学
狄金森学院:https://baike.baidu.com/item/狄金森学院
从周洋谈起:http://www.hedao.vip/hedao/vip_doc/10786571.html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从周洋谈起

从周洋谈起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年仅19岁的周洋获得一枚金牌。当记者问她最感谢谁时,童言无忌,她不加思索地吐出肺腑之言:最感谢父母亲。她为此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四年后的2014年索契冬奥会,周洋又获得一枚金牌。当记者再次问她最感谢谁时,23岁的周洋长大成人了,她答到:感谢国家、感谢政府、感谢领导,与四年前的回答判若两人。敬请列位看官自己判断,她的哪个回答是真话?

我于1982年10月离开中国,已经在海外生活了三十多年了,最重要的一条生活经验就是不要说假话。遇到比较为难的事情时,可以保持沉默,但不要编造谎言。说谎可以使自己获得一时的小利,但会伤害自己的长远利益。一贯说假话的人必定有穿帮的一天,必定会遭到社会的报复。

做人应该诚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应该诚实,只有摆事实、讲道理的国家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的领导。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如果鼓励大家说假话,或者更甚,强迫大家说假话,谁说真话谁就要受到迫害,那才是国将不国了!中国历史上,说假话的例子实在不是少见,例如甲午海战惨败后,皇上见到的,却都是前线纷至沓来的捷报。现如今,假话及其衍生物,如假牛奶、假食品、假文凭、假学位、假职务、假钞票……,多如牛毛,司空见惯。即使被别人发现造假,也不会有厄运。而揭露造假,敢说真话的人反而会被指责为揭发造假没有证据,反而成了“造谣传谣者”,甚至有人还曾遭到铁榔头的袭击,受到猛烈的报复。

个别国家的老百姓可以生活在谎言中,可以习惯了谎言。但国际社会不是傻瓜,哪个国家爱说假话、不可信,全世界都非常清楚。说谎的孩子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和信任吗?希望有一天,所有的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说真话。(初稿于2014年8月9日)
(张又普初稿于2014年8月9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周洋:https://baike.baidu.com/item/周洋/16843?fr=aladdin
温哥华冬奥会:https://baike.baidu.com/item/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7749056?fromtitle=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索契冬奥会:https://baike.baidu.com/item/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7749207?fromtitle=索契冬奥会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谎言的力量

谎言的力量

吾儿属猪,3岁离开中国,自幼长在海外,故一直有过圣诞节的习惯。记得那时每年圣诞节前夕的晚上,我们都要事先买好儿子最喜爱的玩具放到他的床头,待他醒来后,高兴得连蹦带跳,逢人就说圣诞老人昨天晚上来我家了,给他送来了最好的玩具,圣诞老人是他最崇拜的英雄。

吾儿上小学低年级时,有一次我无意中告诉他,圣诞老人是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虚构人物,他的那些玩具都是父母亲买的。吾儿当时一脸不悦,一句话都没有说。很多年之后,吾儿对我说,那天是他人生中永远难忘的一天,他心目中的崇拜人物轰然倒下,使他非常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吾儿知道他父亲说的话是真话,才从痛苦中恢复过来。

人是逐渐成长的,成年之后会逐渐地发现,童年时代的许多故事都不是真的,都会逐渐地从谎言中解脱出来,而且这种过程往往是比较痛苦的,这就是成长的烦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一样,不能永远生活在谎言当中,总要长大成人,同样,这种过程往往是比较痛苦的。当我到海外之后,博览群书,这才发现,我们童年时代课本上讲的内容有不少经不起推敲的谎言,是大人们为了哄骗孩子而刻意编造出来的。历史也可以像童话般被儿戏吗?我本人曾为此经有过好长一段时间的迷茫和痛苦。这就是我今天为什么热衷于学习中国现代史的原因。
(张又普初稿于2014年8月2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日苏对华政策

日苏对华政策

明朝时期,东亚大陆上有三个大国:中国、满清国和蒙古国。1644年,满清国摄政王多尔衮率军入关,横扫中国大陆,三国合并,变成了一个统治着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东亚第一大国。随着时间的推移,东亚地区又出现了另外两个大国:日本和俄国(及后来的苏联)。两国都想吞并中国,都想从中国身上狠狠砍一刀,不过使用的方法不完全一样。

日本使用的是赤裸裸的军事侵略,兼以精神麻痹。1894年占领朝鲜,消灭北洋水师,1895年占领台湾,1905年占领旅顺,1931年占领东北,1935年占领华北一部,1937年占领大半个中国,直至1945年败在美国手下。在精神方面,日本则向中国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这一理论,讲的是要让东亚人民从西方列强的奴役压迫中解放出来,建立一个人人平等,没有人压迫人,没有人剥削人的理想社会,其修辞与苏联式共产主义理论几无不同。日本的目的实质上是要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经济体系,日本为宗主国,其他国家为藩国。1945年日本战败,砍向中国的那狠狠一刀最终砍到了自己身上,“大东亚共荣圈”理论也被日本人民自己所抛弃。

苏联使用的方法是输出革命,自己不直接出面而是培养中国自己的革命者。从1918年开始到1927年为止,苏联多次派人与孙中山、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联系,派出顾问,给以经济援助,先后培育壮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1927年国共破裂后,中国共产党成了中国国内唯一亲苏的革命党,并提出了“建立苏维埃”、“武装保卫苏联”的目标。在精神方面,苏联则向中国提出了苏联式“共产主义”理论,讲的是要让世界人民从西方列强的奴役压迫中解放出来,建立一个人人平等,没有人压迫人,没有人剥削人的理想社会,其修辞与日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理论几无不同。苏联的目的实质上是要建立一个以苏联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苏联为宗主国,其他国家为藩国。

回头望去,日本的方法是愚蠢的,花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军力,最后一无所得,还落得了一些国家的民族仇恨。苏联的方法是高明的,没花多少钱,没出什么力,轻轻松松地割去了中国的蒙古和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果然在中国身上狠狠给了一刀。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国人把霸占中国领土的人吹捧为“战斗民族”,仍然痴心信奉苏联式共产主义理论,殊不知苏联人自己早已抛弃了这个理论。
(张又普初稿于2014年7月26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网友反馈:
你真是胡說八道!
日本經營多年的滿洲國,有亞洲最大的工業化城市,大城市瀋陽有完整的下水道系統,幾乎家家有廁所。知道嗎,知道上個世紀90年代,上海的很多家庭結婚還以馬桶作為嫁妝,因為家中沒有廁所,早上要倒馬桶的。
日本的唯一失敗,就是這個國家的政治體制的畸形,讓軍部勢力不能得到控制,所以國家在不斷的對外戰爭中,最終戰敗,也就終結了大東亞共和的夢想。
20世紀初期,種族歧視是非常嚴重的,就是在亞洲,白人也是高於黃種人的。你自己看看香港當年拍的情人(TheLover)這個電影,你就知道就是在越南,這個法國殖民地,法國白人,雖然是窮困破敗家庭,也對華人非常歧視。日本人提出大東亞共和,就是要終結這些白人在亞洲的特權。

资料链接:
大东亚共荣圈:https://www.sohu.com/a/123100932_401261
宗主国:https://baike.baidu.com/item/宗主国/2176989?fr=aladdin
藩国:https://baike.baidu.com/item/藩属国/7587299
战斗民族:https://baike.baidu.com/item/战斗民族/15815792?fr=aladdin
孙中山:https://baike.baidu.com/item/孙中山/128084
胡适:https://baike.baidu.com/item/胡适/119246?fr=aladdin
陈独秀:https://baike.baidu.com/item/陈独秀
李大钊:https://baike.baidu.com/item/李大钊/115618?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高官的水平

高官的水平

我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自小没接触过任何高官。1973年我去延安旅游一个星期,其间无意中见到了若干位1940年代时非常有名的劳动模范,有的还是长征过来的老红军。但在1970年代时,他们都是普通农民,看不出任何特殊性。随着我的年龄的不断增长,逐渐接触了一些中层干部及其子女。出国之后又有机会接触了更高级别的干部及其子女,其中干部级别最高者是国务院的一位副部长,子女级别最高者则是前面介绍过的王同学,是一个可以随意出入最高领导人家中的人。仔细回忆、比较这些人,我感到中共党内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部选拔制度。中共党内人才济济,相互之间激烈竞争乃是常态,能够脱颖而出、攀上高位的人,全都是精英人士,情商极高,绝非等闲之辈。那些资历老却没有能力的人,哪怕是经过长征,照样永远在底层徘徊。与我接触过的这些老干部及其子女们打交道,总是让人感到他们非常温暖、和蔼可亲,难怪许多人很自然地就愿意听他们的指挥,当他们的下属。

我在《言论自由》一文中提到,美、日官员常常嘲笑中、苏官员愚昧无知,不懂法律,这是真事。不过大家都有外交礼貌,正式场合和当面交往时,绝没有任何失礼的言行。1978年邓小平在日本发表钓鱼岛讲话后不久,日本坊间就传言说,日本外交部官员有人发出了这种嘲笑,为此曾引起中国政府的不满。那几位日本外交部的官员是在下班以后去一家小酒馆喝酒聊天,被一位狗仔队秘密跟踪偷听,第二天发表在一份八卦小报上,我们大家才看到。当然,那份八卦小报因此而销量暴增。

对于美日官员的这种嘲笑,我是不赞同的。就个人智慧而言,中苏官员绝不在美日官员之下,就政治技巧而言,双方大同小异,彼此相当。差异在于社会的言论自由上,美日官员有机会听取全社会各方人士的正反面意见,使用了成千上万人的智慧,因而犯错误的概率值较小,而中苏官员往往只能听到少数人的赞美之词,很难听到批评的声音,因而犯错误的概率值较大。当中苏官员用少数人、甚至一个人的智慧去和成千上万人的智慧较量时,双方智力上的差距就很明显了。

还有一条,美、日、中、苏对于“正确”一词的定义不同。美、日官员做事,强调的是争取国家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是从属于经济利益的;而中、苏官员却往往着重于政治利益,忽视经济利益,话说的难听一点,就是追求面子。因此双方在谈判时往往能各有所得,各自“正确”,实现双赢。例如1972年中日建交谈判,日本追求国家经济利益,争取到了豁免战争赔款,等于从中国手里赚取了数以万亿计的美元,大胜而归。而中国则得到了日本的外交承认,提高了国际地位,获取了很大的政治利益,也是大胜而归。事后,美、日官员都对中国放弃国家经济利益的的做法感到不可理解,但中国人却认为自己的做法完全正确,因为政治利益高于一切。美、日官员嘲笑中、苏官员,只能说明他们不了解中、苏的政治文化。其实从个人素质上来说,所有国家的高级官员都是很聪明的。
(张又普初稿于2014年7月26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邓小平关于钓鱼岛问题讲话:https://www.sohu.com/a/706782931_120446757
言论自由: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6168/202308/14380.html
邓小平:https://baike.baidu.com/item/邓小平/116181?fr=aladdin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情商与智商

情商与智商

我是在上大学期间才听说“智商”这个名词的,那时把它理解为“聪明”的代名词,我曾经自己给自己测试过一次,智商不高。出国后不久又听说了“情商”这个名词,我把它理解为社会交往能力,并且把“智商”这个名词重新理解为学习和理解自然科学的能力。如果我对这两个名词的理解有误的话,还望大家多多指点迷津。

1991年11月1日,卢刚持枪杀人,在北美华人社会中造成了极大的震动,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数年之久的关于智商和情商的大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卢刚是一个智商非常高的人,能够从CUSPEA考试中脱颖而出,绝非等闲之辈。然而他的人生却是一个悲剧的人生,终生生活在极端的痛苦之中,为什么?大家普遍认为他的情商太低,不擅长与人交往,人际关系非常紧张,弄得周围的人都很讨厌他,也弄得他自己很沮丧,总觉得别人都在欺负他。我们知道,世上大多数事情并不是三加二等于五那么简单明了,都是很复杂和模糊的,有时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较起真来,怎么都过不去。卢刚不惹人喜欢,很多事情就过不了关。他总觉得自己很聪明,工作生活不顺利都是别人欺负他的缘故。于是总是怨恨别人,最后走上了极端。

人非圣贤,没有什么人是天才,所谓的天才都是勤奋努力所换得的。CUSPEA考试那么难,竞争那么激烈,要想脱颖而出,必须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有道是读书可以把人读傻,如果除了读书之外什么都不懂,不知不觉中人就走样了,变成了象卢刚那样学习成绩极好、却不懂人情世故的不正常的人。这种智商高、情商低的人,在社会上普遍吃不开,最好只在底层当个“高级民工”,而想要领导好一个团队,门都没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只会与人交往,不懂科学技术,也很难有远大的前程。只有那些既懂技术又擅长与人交往的人,才前途无量—-但这样的人在技术上很难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因为一个人的智力总和是有限的。

结论是,上大学期间,学习最好的人往往许多都是些书呆子,人生并不成功。学习最差的人,业务实力太差,人生也不太成功。只有那些学习中等水平的人,日后才大有作为。例如,美国原子弹之父,曼哈顿工程主持人,奥本海默,是一位二流水平的物理学家。而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费米,仅仅是奥本海默手下的一位员工。

卢刚事件发生后,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很认真地观察了我周围的中国人,我发现,凡是通过考试出国的人,平均来说,在海外奋斗的结果都很平淡。而通过其它途径出国的人,平均来说,都比考试出国的人成功一些。所以建议大家在养育后代时,不要太注重考试成绩,不要把孩子们逼成书呆子,要鼓励孩子们全面发展,善于与人交往,智商和情商的发展并重。
(张又普初稿于2014年7月12日)

本文附有2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卢刚:https://baike.baidu.com/item/卢刚事件/3511168?fr=aladdin
CUSPEA:https://en.wikipedia.org/wiki/CUSPEA
奥本海默:https://baike.baidu.com/item/罗伯特•奥本海默/4771793?fromtitle=奥本海默&fromid=489072&fr=aladdin
费米:https://baike.baidu.com/item/恩利克•费米

发表在 未分类 | 一条评论

历史人物卢刚

历史人物卢刚

我常常为大家介绍一些我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历史人物,顾名思义,当然都比我们年龄大。但今天介绍的这一位却是唯一的一位年龄小于我的人。卢刚,男,1963年出生于北京市,1981年18岁时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通过CUSPEA考试,1985年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Iowa University)物理与天文学系攻读研究生。1991年通过口試获得博士学位。CUSPEA(China 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是1979年至1989年间中国用来选拔派遣学生到美国攻读物理专业研究生的考试,由李政道和中国物理学界合作创立,每年选拔大约50人左右,授予全额奖学金。CUSPEA入选者全都是全中国最优秀的物理学生,是我在国内时就非常憧憬和尊敬的考试。在那个年代,大家都很穷,都想获得全额奖学金而出国留学,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其竞争之惨烈,难以形容。能够脱颖而出的人,该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呀。

1991年11月1日,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Montreal)市,正在为全家人的生存而苦苦挣扎。那一天发生了一件令许多人终生难忘的大事,虽说事情发生在遥远的美国,但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北美华人社会。

这一天是年仅28岁、尚未结婚的卢刚的最后一天。这天下午三点半左右,卢刚进入了正在进行专题研讨会的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Van Allen Hall)三楼的309室,在旁听约五分钟后,他突然拔出左轮手枪开枪射击,他首先击中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47岁的戈尔咨教授,并在戈尔咨教授倒下之后,又在教授脑后补了一枪;然后,他又朝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助理史密斯(Robert Alan Smith)副教授身上开了两枪。此时,在场的众多人士刚刚有所醒悟,纷纷逃离现场,卢刚又瞄准了在场的另一位中国留学生,27岁的山林华博士,接连向山林华的脑部和胸膛连开数枪。随后,卢刚离开了第一现场到达二楼208室系主任办公室,一枪射杀了44岁的系主任尼克森(Dwight R. Nicholson)。在确认尼克森死亡之后,卢刚又返回第一现场,发现几个学生正在抢救奄奄一息的史密斯教授,于是又朝史密斯的脑部补发了致命的一枪。

然后卢刚持枪离开物理系大楼到达生物系大楼,由一楼走到四楼,似乎在寻找一名女性目标(有目击者见他进入女厕所寻人),其间遇到师生多人,但卢刚并未开枪滥杀。

在未找到射击目标之后,卢刚又进入了行政大楼,冲入一楼111室的校长办公室,向副校长安妮•克黎利(T. Anne Cleary)前胸和太阳穴连开两枪,又朝办公室内的学生秘书茜尔森(Miya Sioson)开了一枪。随后,卢刚到达二楼的203室,饮弹自尽。

美国是反对种族歧视的国家,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并没有迁怒于华人社会,而是作为恶性杀人事件个案来处理。但这个事件在北美华人社会里所引发的广泛讨论和激烈争论却在计算机网络上持续了数年之久,并引发了许多人对情商和智商问题的大讨论。
(张又普初稿于2014年7月5日)

本文附有3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资料链接:
卢刚:https://baike.baidu.com/item/卢刚事件/3511168?fr=aladdin
北京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大学/110221?fr=aladdin
蒙特利尔:https://baike.baidu.com/item/蒙特利尔/80820?fr=aladdin
爱荷华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爱荷华大学/10855356?fromtitle=美国爱荷华大学&fromid=6678368&fr=aladdin
CUSPEA:https://en.wikipedia.org/wiki/CUSPEA
李政道:https://baike.baidu.com/item/李政道/622436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